辯論喚醒中國認同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辯論會虎頭蛇尾,因部分候選人不再參加而告終,但這次辯論中帶起「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等意識,連大陸都關注,奈何辯論腰斬,讓兩岸議題辯論無法持續,國民黨主席的選舉熱度也趨於冰冷。
雖然國民黨非執政黨,但這次黨主席選舉卻衆所關注,主因是民進黨操作大罷免不得人心,辯論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可以說清楚、講明白,讓選民不是因討厭民進黨,而是信任國民黨才支持藍營。
向來立場對臺強硬的大陸《環球時報》近日也發表署名「北平鋒」的評論,強調此次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多位候選人都展現出清醒要和平、堅定反臺獨的一面。他們明確表態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對應有身分認同的公開表達,打破了民進黨長期以來刻意製造的「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謊言。文章也提到「館長」陳之漢近來有關中國人認同的主張,還強調事實表明,只要有人敢於戳破謊言、呈現真相,臺灣民衆心中的「中國認同」就會被喚醒。
或許有人會拿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的言論獲大陸官媒肯定來抹紅,殊不知這背後代表的是,鷹派的《環球時報》都嗅到這次辯論的不同氣象,近期兩岸民間仇恨增加,《環時》的發聲有助於減少大陸許多小粉紅的武統、喊打喊殺的言論。
國民黨想重回執政,最重要就是兩岸路線,如何讓兩岸都接受,讓臺海長治久安。無奈部分黨主席候選人卻以種種理由不參加辯論,連黨自辦的政見會都嫌太多,好不容易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在辯論會上的言論讓大陸激進派稍微改觀,對和統仍有期待,辯論卻就此中止,徒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