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通關助“深圳智造”拓市場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深圳與中亞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智能手機、電腦等“深圳智造”產品成功開拓中亞市場。深圳海關不斷加強高效監管、優化通關服務,使得企業“走出去”步伐邁得更快更穩。深圳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深圳對中亞五國出口規模達66.4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手機規模達5.7億元,同比增長59.5%;出口電腦產品規模達4.2億元,同比增長103.6%。
在位於深圳光明科學城的聯想創新科技園內,電腦正被自動化系統裝車運往中亞國家。“進口的部分關鍵零部件屬於國家強制性認證產品,必須接受屬地海關法定檢驗。等待查驗排期和貨品調撥不僅推高成本,更可能延誤訂單交付。”聯想系統集成(深圳)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尹慶華介紹,面對中亞客戶的追加訂單,企業撥打了海關的熱線求助。
深圳海關所屬西瀝海關了解情況後,全力推行查驗指令“不隔夜”,並組織專家團隊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指導企業按最嚴格標準完成質量管理體系、進口零部件過程管控標準等工作,成功推動聯想系統集成(深圳)有限公司納入深圳海關首批進口生產用零部件差異化合格評定模式改革試點。如今,企業自行驗收並提交聲明後,海關即可憑合格保證快速放行。關鍵零部件從入庫到生產線縮短至4小時,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在皇崗口岸,一輛滿載“榮耀”牌手機的跨境貨車在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的監管下經皇崗口岸出境。抵達香港後,這批手機將轉運至哈薩克斯坦。“得益於海關越來越智能化的監管,我們的產品在口岸實現了‘零延誤’通關。”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夏炎雷說。
“零延誤”通關的背後是深圳海關爲國產手機出海量身定製的“智慧護航”服務。據介紹,爲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提前與企業溝通通關細節,在貨物抵達口岸前完成資料審覈,確保貨物到達口岸後“即到即查”。
爲助力企業更好地開拓中亞市場,深圳海關梳理了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已與我國簽署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安排的中亞國家貿易往來密切的企業清單,精準培育AEO企業,幫助其享受更大程度的通關便利。同時,該關通過指導企業優化申報流程,綜合運用提前審單、分類查檢等便利措施進一步壓縮了作業時長。(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