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6億助農產外銷 上半年反衰退

農業部2025年編列6億拓展農產品外銷,圖爲「高雄首選」品牌火龍果進軍日本市場。(本報資料照片)

爲降低我國農產外銷過度依賴特定市場的狀況,農業部每年編列「農產品全球通路拓展計劃」,協助業者打造品牌、行銷國際,其中2025年總經費達6億元,爲該計劃實施後新高,但今年1至6月農產出口總額爲22.4億美元,相較2024年同期衰退10.2%,爲此農業部2026年再編列4億預算,並結合跨域合作、創造附加價值等措施,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及提升國際競爭。

農業部資料顯示,2025年1至6月與2024年同期相比,最主要外銷市場皆爲美國,出口額分別爲4.3及4.4億美元,而2025年第二、第三市場爲日本及大陸,2024年則爲大陸及日本,雖前三市場僅排序變化,但都出現相同的衰退趨勢,其中又以大陸衰退最多,出口額由2024年的3.7億美元,下降至2025年的2.3億美元,衰退幅度達37%,也因主要市場的衰退,進一步導致全球出口總額由原先的24億美元,下降至今年的22.4美元。

立法院指出,2025年的全球通路拓展計劃編列預算6億元,與2020年的1.1億元相比,增加約4.3倍,但整體出口卻呈現衰退趨勢,以吳郭魚來說,2022至2024年7月,吳郭魚外銷出口量呈減少趨勢,顯見仍有待持續輔導出口外銷。整體來說,近年農漁產品出口量值仍未見穩定成長,農業部應檢討計劃執行成效,並研謀提升我國外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策略。

農業部說明,出口衰退與2024年底風災造成農損、美國對等關稅、臺幣快速升值等因素有關,將持續關注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並滾動式調整策略,強化臺灣農產品國際品牌形象,發展外銷型農產業。此外,6億經費系因應業者擴大申請趨勢,惟至今申請數已有趨緩跡象,因此2026年該筆計劃經費下降至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