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英國女王還精彩的人生,85歲的前丹麥女王越活越美
提起當代歐洲的女王,除了已故的英國伊莉莎白二世,瑪格麗特二世也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她與伊莉莎白二世同爲維多利亞女王的曾曾孫輩,血緣上隔着三代卻情誼相投。當年兩位女王在公開場合相視而笑的畫面,如今仍在社交媒體上循環播放,成爲歐洲皇室最柔軟的記憶。
說回瑪格麗特二世,她是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君主,也是繼位五十多年後,選擇在 2024 年 1 月主動退位的皇室成員。
去年一月,瑪格麗特宣佈退位,不再以女王的身份出現在公務場合,但仍頻繁出現在畫展、劇場、慈善拍賣,而她的舊照被時尚博主們反覆分享,從未因此告別公衆視野。
生而傳奇
31 歲加冕的童話女王
瑪格麗特出生於 1940 年,正值戰爭年代。她的父親是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九世,母親則是瑞典王室出身的英格麗德王后。雖然生於宮廷,但她的童年並不鋪張,更多時候,她是在書本和畫筆中長大的。她從小就對歷史、文學與藝術充滿興趣,尤其喜歡繪畫和手工,也善於獨處。
隨着年歲增長,她的學習軌跡也頗具廣度。她先後在劍橋大學、巴黎索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以及哥本哈根大學求學,修讀考古學、政治史、文學和法學等科目。
她熟練掌握丹麥語、法語、英語、德語和瑞典語,既可以用優雅的語調進行外交演說,也能安靜地伏案翻譯拉丁文本。她的知識結構和學術背景,放在今天來看,依舊難得。
她對藝術的喜愛,從來都不是點綴式的興趣。在丹麥出版的《魔戒》譯本中,她爲整本書繪製了插圖,署名爲 “Ingahild Grathmer”。多年後,這個筆名才被揭曉爲女王本人。而她的服裝設計能力,也並非傳聞——無論是婚禮上的禮服圖稿,還是劇院的舞臺服裝,她都曾親自參與設計和繪圖,甚至對縫製工藝也有所瞭解。
1953 年,丹麥修改王位繼承法,允許女性繼承王位。從那年起,瑪格麗特成爲王儲,並在 1972 年,父王去世後正式加冕。那一年她 31 歲,成爲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君主。
相比許多國家元首在身份轉換後需要刻意適應,瑪格麗特似乎從未掙扎於“私人”與“公衆”的界限。她認真地履行君主職責,也從未放棄自己的興趣——畫畫、滑雪、翻譯文學、設計衣服。她把“做自己”這件事,融入了權力的日常。
女王的衣櫥
宛如一幕幕精彩影片
●另一位色彩女王
她與伊莉莎白二世一樣,擅長以高飽和單色打造氣場。
她常常身穿亮紅、草綠、寶藍或檸檬黃的套裝,在國會開幕式或外交場合中,顯得格外鮮活。
這些明亮的顏色在她身上並不顯得誇張,反而平添一種篤定與熱情。
但相比伊莉莎白二世的着裝,細節上更爲鬆動與藝術。紗質圍巾、繡花袖口、蝴蝶結別針,都在繽紛色塊之下悄然訴說屬於丹麥的優雅尺度。
或許正是她一貫自信的姿態和不被定義的個性,讓這些色彩有了屬於她自己的表達方式。
●“童話王國”女王
丹麥素有“童話王國”之稱,瑪格麗特女王則將這份浪漫貫徹進穿着日常。
她偏愛維希格紋、波點裙、小飛袖與復古泡泡袖,蝴蝶結腰帶,帶着一種不過分雕琢的柔軟氣息。
粉色、淡藍、薄荷綠這樣的顏色,她一直都不避諱,也時常出現在她的衣裝中。
即便年逾八十,她也時常身穿少女感十足的單品,現身兒童慈善或博物館活動,臉上掛着那種比圖樣更天真的笑容。
童心在她身上並未隨年齡褪色,反而如她鍾愛的刺繡與鈕釦般,細膩地綴在裙襬與領口間,輕輕晃動。
●真正的印花女王
若說誰能將印花穿得高級又自我,答案一定是瑪格麗特二世。
她不滿足於碎花點綴,而是選擇大面積的圖案鋪陳:牡丹、鳶尾、向日葵、海鳥、抽象紋樣——彷彿她衣櫃裡收藏着整座皇家植物園。
印花裙總是搭配她明朗的微笑,一同出現在花園宴會、訪民行程或夏季巡遊中。
她從不試圖隱藏圖案的喧譁,反而用自己的體態與氣場爲其賦予秩序,讓花草在她身上有了儀式感和生命力。
在視覺慣性裡,印花多半屬於少女或藝術家,但瑪格麗特二世並不在意,她可以跳出常規做自己,同時還讓身爲女王的自己更爲親民。
●屬於女王的風範
若要在她漫長的君主歲月中挑出最具君主象徵的着裝,,那必定是她在國家慶典或外交場合穿着禮服的模樣。
瑪格麗特二世鍾愛絲絨與重緞,色調多爲深紫、孔雀藍、墨綠、黑紅,在光線照耀下彷彿自帶舞臺感。
她多次親自參與禮服設計,從肩部廓形到袖口弧度,從腰線剪裁到裙襬拖地的長度,都有一種極致剋制之下的藝術張力。
她穿上它們不只是爲了典禮,更像是爲歷史留影:讓每一套禮服,都成爲國家記憶的一頁插畫。
此外,那些用於宗教典禮和喪禮的黑衣也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這套長袍,寬袖、長擺、立領,每一個細節都強調權威與傳統,令她在教堂與議會中宛如一座移動的雕塑——莊嚴、不動聲色,卻氣場萬鈞。
如果說伊莉莎白女王是“責任的化身”,那瑪格麗特女王便是“自由的代名詞”。
她以一生將丹麥“童話王國”的形象變得更爲豐盈與真實。她不是童話裡安靜等待命運降臨的公主,而是自己繪製命運藍圖的女王。
她的衣着、她的創作、她的在位與卸任,都是她寫給這個世界的一封漫長情書。
如今,當她褪下王冠,回到私人身份時,她依舊在畫布前作畫,在劇院後臺爲戲服縫下最後一粒釦子,換了一種方式繼續書寫童話人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請郵件聯繫我們【link_fashion@qq.com】我們會盡快處理,感謝!
編輯 |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