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疫情時還慘!墾丁去年僅214萬餘人造訪
墾丁擁有美麗的山海景緻,是熱門旅遊景點,但近年來旅遊人數大幅下滑,去年旅遊人數甚至低於疫情期間。(示意圖/資料畫面)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7日公佈2024年各據點遊客人數統計,合計214萬餘人次,較2023年的262萬餘人次下滑約18.42%。墾管處指出,在國家公園保育自然的前提下,結合社區發展各項生態旅遊,持續辦理地方創生工作;屏東縣政府則規畫年度行銷活動計劃,並拓展新景點,吸引國人來旅遊。
墾丁南灣每到旅遊旺季,都吸引大量的戲水遊客。(示意圖/資料畫面)
墾管處統計資料指出,2024年墾丁國家公園遊客214萬2757人次,甚至較未解封時2022年的253萬餘人還低,僅略高於2021年疫情封鎖期間的201萬餘人,2020年疫情嚴峻時,墾丁還有262萬餘人次。
墾丁大街消費飽受各方議論,大街管委會多次澄清,皆有公開標價。(示意圖/資料畫面)
過去墾丁旅遊最低人次爲1996年的249萬餘人次,其次爲1994、1995年的260及263萬餘人次,從2008年的電影「海角七號」開始帶動旅遊人潮,年年攀升,到2014年達到837萬餘人次高峰,2015年也有808萬餘人次,不料現在降至比疫情期間還低。
墾管處指出,下降的原因有各方學者專家分析,不外有3點,包括疫情後出國人數大增而國旅相對降低、年輕人較喜歡交通便利及都會型活動,及在M型旅遊趨勢下,墾丁業者經營模式不符合兩端旅客。
墾管處表示,國家公園的宗旨是保護國家特有的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並供國民育樂及研究,因此在保育的前提下,近年結合社區發展各項生態旅遊,今年也委託學者專家持續辦理培力及地方創生工作。
墾丁南灣沙灘的陽傘曾引起遊客批評,但在墾管處與業者溝通後已有改善。(示意圖/資料畫面)
另外,對於飽受攻擊的南灣陽傘,已召開多次業者座談會及跨部會會議,將調整停車空間、陽傘樣式及服務櫃檯等,希望今年暑假前能有耳目一新的景觀與服務。
墾丁是熱門潛水勝地,美麗的海底世界吸引許多潛客。(示意圖/資料畫面)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則認爲,疫情解封后出國旅遊佔比仍高,影響國旅市場,而墾丁人次較去年降低,除有負面事件新聞影響外,出國人潮、颱風氣候亦是影響因素,綜觀來看,出國潮在2025年可能仍會持續創新高,全國國旅都受到影響。
墾丁海域活動發達,連隋棠的老公Tony也喜歡前往衝浪。(羅琦文攝)
交旅處表示,縣府爲重塑墾丁形象,就核心地區大街先以改善,已設定年度行銷活動計劃吸引國人來旅遊,並拓展新景點。同時協助並促請墾丁國家公園改善設施及管理,持續加強觀光相關業者價位透明及合理化,並提升旅宿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