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療後爲什麼有的人眼睛看不見了?
鼻咽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特別高發於廣東地區,很多朋友戲稱它爲“廣東癌”。鼻咽癌大多對放射治療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療是目前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
在殺滅腫瘤的同時,放療可能帶來很多併發症,包括口腔黏膜炎(味覺改變、疼痛、進食受限)、皮膚反應(瘙癢、疼痛、破潰)、口乾、噁心嘔吐、下頜骨壞死甚至全身乏力、白細胞降低等反應。可是很多患者,尤其很多年紀稍大的鼻咽癌患者,往往發現放療後眼睛看不見了。
放療爲什麼傷眼
鼻咽癌患者放療引起的眼損傷屬於離子輻射性眼損傷。這種輻射引起的眼損傷處理起來更爲棘手。
輻射性眼損傷的機理主要是射線作用於組織細胞引起生長異常或死亡,其中就以晶狀體、角結膜、葡萄膜、視網膜、視神經損傷最常見,這些多是代謝比較活躍的組織。此外,射線也可引起血管損傷繼而引起相關的血管性病變,其中以視網膜血管、眼前段血管損傷最常見。
一般來說,組織病變損害程度和射線種類、照射劑量等密切相關。且除了鼻咽癌的放療外,其他如頭面部皮膚血管瘤的放射性敷貼治療、頭頸部其他腫瘤的放療都可能導致此病。而且在糖尿病、高血壓等有血管慢性損害的患者身上越容易出現。
放療可能造成哪些眼損傷
1、損傷晶狀體等眼前段結構
射線可直接引起晶狀體蛋白變性,使原先排列緊密、結構規則的晶狀體紊亂了,繼而出現白內障。由電離輻射導致的白內障最早出現在生長最活躍的地方,表現爲囊膜下點狀混濁,後期可進展爲盤狀甚至全白混濁,因此在早期對視力影響並不十分顯著。
其他眼前段的輻射性損害包括角結膜炎、結膜水腫、壞死、葡萄膜炎等,眼前段血管損傷可引起虹膜缺血、壞死萎縮竈形成等。
2、損傷視網膜、視神經等後段結構
放射性視網膜病變臨牀變異較大,但發病呈劑量相關的特點。輕微的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臨牀特點可以見到眼後極部出現分散的小的毛細血管阻塞病竈,病竈周圍的毛細血管不規則擴張,嚴重的眼底有廣泛的毛細血管閉鎖和視網膜血管異常,可以導致黃斑水腫、滲出和視力下降。
(圖片來源於網絡)
放射性視神經病變是一種遲發的進行性的視力急劇不可逆下降的疾病,臨牀表現爲視神經損傷、視力下降、視野缺損,視野缺損的類型由視神經不同部位的損害而定,嚴重者完全失明。其本質也是一種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3、放射性眼部血管損害的繼發改變
上述損害中,不可忽視的就是血管的損害,除了引起組織缺血壞死之外,還會誘發新生血管的形成。虹膜、房角的新生血管會收縮,引起房角功能下降甚至房角關閉,導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眼底的新生血管非常脆弱,一出現則非常容易繼發出血。
我們常把眼球比作相機,晶狀體類似於鏡頭,而視網膜類似於底片,視神經相當於圖像數據傳輸工具,鏡頭是可以換的,而底片、傳輸工具這類神經組織,一旦損傷則是不可逆的。所以上述的放射性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病變、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病損常不可逆。
因此,一旦出現接觸放射性物質之後視力下降,一定要去眼科排查一下,如果是單純的輻射性白內障,可行白內障吸除+人工晶體植入;如果是青光眼,則視情況選擇房水引流手術,避免持續高眼壓;如果是視神經、視網膜的病變,則要看病變程度選擇激素、激光甚至手術治療。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鼻咽癌放療後爲什麼有的人眼睛看不見了?-----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556帖
馬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