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需求促使黃金看漲聲浪更強 高盛預計金價有望上探4000美元
高盛集團和瑞銀集團再發看漲黃金的預期,認爲強於預期的央行需求、黃金對衝經濟衰退和地緣政治風險的角色,支撐對金價2025年將進一步走高的預期。
根據上週五的兩份報告,Lina Thomas等高盛分析師目前預計金價到今年年底將漲至每盎司3700美元,到2026年年中將觸及每盎司4000美元,而瑞銀策略師Joni Teves預計金價到2025年12月將達到每盎司3500美元。
金價上週大漲6.6%,週一在每盎司3245美元上方創出紀錄新高。這兩家銀行發佈展望更新,表明隨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擾亂全球市場,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對黃金有強烈的看漲共識。
高盛分析師表示,官方部門今年的購買量可能在平均每月約80噸,高於他們之前估計的70噸,並重申了他們對做多黃金交易的建議。他們補充說,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也可能促使資金流入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
“最近的資金流動意外上升,可能反映了投資者對衝衰退風險以及風險資產價格下跌的需求回升,”高盛分析師表示。他們補充說,該行經濟學家現在預計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爲45%,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ETF資金流入可能會進一步加速,推動金價年底前升至每盎司3880美元。”
與此同時,瑞銀預計包括中央銀行、長期資產管理公司、宏觀基金、私人財富和散戶投資者在內的各個細分市場都有強勁需求,因爲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背景的變化增強了避險資產的配置需求。Teves還稱,黃金敞口還有進一步擴大空間,市場的頭寸還不是太過擁擠。
“黃金頭寸與基金總資產的比率有可能會超過2020年達到的水平,但不一定會觸及2012-13年的峰值水平,”她寫道。並補充說,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黃金的投資者基礎已經擴大,“持續的不確定性提高了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需求,從而使黃金受益。”
Teves表示,與此同時流動性減弱,部分原因是金礦供應增長有限,以及央行儲備和ETF持有的大量黃金可能會誇大價格波動。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