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咬死柴犬引關注 訓練師教安全應對法:用打的沒用
屏東比特犬咬死柴犬又遭打死事件引發關注,羣峰訓練犬學校訓練師鍾囷澄17日說,並非什麼品種就是好狗、壞狗,比特犬也能從小教育良好規矩,飼主也應做好功課。(鍾囷澄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屏東比特犬咬死柴犬又遭打死事件引發關注,被比特犬咬應如何是好?羣峰訓練犬學校訓練師鍾囷澄17日說,除讓犬隻「鬆口」,下一步制止也很重要,認爲尋找繩索套住犬隻頸脖處拉開並束縛,應是相較合適的方式,用打擊方式效益不大,他也強調,並非什麼品種就是好狗、壞狗,比特犬也能從小教育良好規矩,重要的是,飼主也應做好功課。
屏東縣內埔鄉民衆14日帶柴犬外出散步時,突衝出1只比特犬死咬愛犬近半個小時,送醫翌日不治,而比特犬被路過民衆持棍棒打得傷痕累累,送醫途中亡,事件引發民衆關注。遭比特犬攻擊撕咬應如何是好?鍾囷澄17日說,比特犬體格遠勝一般犬種,一旦爆發攻擊行爲,控制難度高,多數人在緊急狀況下選擇擊打方式制止,但比特犬對痛覺的忍受力高,加上腎上腺素與睾酮素上升時幾乎不會感覺疼痛,擊打嚇阻作用有限。
鍾囷澄指出,除讓犬隻「鬆口」,下一步制止也很重要,實務上,若狗狗有牽繩裝備,或可找繩索,拉緊狗狗頸脖形成短暫半窒息情況,讓狗狗因缺氧自然張嘴鬆口,也較能防範狗狗再度暴走,應是相對適合的處置方式。網路流傳使用刺激噴霧或許有用,卻不是每人都會隨時攜帶,而其他極端手段,操作風險高、效果難料,也不建議使用。
鍾囷澄說,不應將犬隻依種類分類爲好狗、壞狗,關鍵在於飼主是否從幼犬階段開始進行適當訓練與社會化,現在許多訓練師都很願意提供諮詢,飼主可以多方詢問,綜合不同訓練師經驗,選擇適合狗狗受訓的方式。除了狗狗的教育,飼主觀念也很重要, 飼養前應做好功課,對於狗狗個性、照顧、生活環境等方面都要結合思考再入手,對狗狗和自己負責。
他提到,臺灣目前有6犬種列爲危險犬隻,仍缺乏有效繁殖管理與飼主資格審查,多數飼主有愛心、符合身分就可以領養犬隻,但國外有國家會要求飼主應先上課才能取得領養資格,可以參考這樣的模式,能讓領養體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