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毀於量子電腦? 專家:免憂心

圖/freepik

自Open AI問世後,全球科技發展正在高速運行,海外有幣圈人士認爲這可能是比特幣邁向毀滅的開始,因大型機構如Google的量子電腦很快就能透過高速運算來破解區塊鏈,比特幣價值將會在一夕之間崩盤,但是國內幣圈專家持不同觀點,分析有三大主因,包括短期內的科技壁壘、全球網路安全問題、區塊鏈有持續更新加密的優勢,要破解比特幣加密,恐怕還無法輕易達成。

海外幣圈人士聲稱,資源具國家級的大型機構可以輕而易舉的對比特幣發動攻擊,比特幣將面臨安全風險;市場同時謠傳量子電腦終將破解比特幣,使其一文不值。對此,幣修學分共同創辦人周律辰指出,若從科技發展的角度出發,最終量子電腦可能會發展到計算所有東西,但以現實狀況來說「這只是理想」。

首先,因量子電腦的運作成本巨大,如要維持量子不受環境干擾,除了使用對撞機,還需維持絕對零度運作,且目前僅提供給有價值的實驗,還要經過嚴謹的流程審覈。去年Google宣佈其Willow晶片擁有105個高品質量子位元,但若要破解比特幣,至少需要2,500個量子位元,非晶片疊加就能立刻做到,因此周律辰認爲,這也是短期內不需要擔心的科技壁壘。

其次,從全球網路安全來看,比特幣密碼學的雜湊系統與全球加密系統的方式相同,若量子電腦已成功破解相關係統,則全球包含銀行、政府和企業的網路安全都將瓦解,「屆時應該也沒人擔心比特幣了」;三是從比特幣的運作模式來看,區塊鏈可以更新加密技術,量子電腦較難破壞比特幣的加密或雜湊函數,因爲屆時可能會出現對應的量子加密或量子雜湊。

區塊鏈研究機構DA Labs共同創辦人周子鈞表示,不可否認量子計算可能對區塊鏈構成潛在威脅,但區塊鏈產業也正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像是抗量子攻擊加密算法,如後量子密碼學,可用來保護虛擬資產安全,區塊鏈有時間上的發展優勢,加上技術發展與更新,比特幣仍能夠在量子電腦的威脅下保有價值。

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所說也表贊同,要讓非常有用的量子電腦上市,可能需要15~30年,因爲現在能趕上商業進程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閘極型量子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