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跌破8萬美元 市場恐懼程度創LUNA幣事件以來新水平
近期虛擬貨幣市場陷入低迷,市場情緒趨於悲觀,且恐懼與貪婪指數呈現極度恐懼,是自2022年LUNA幣崩盤的混亂以來幾乎未見的水平。歷史數據顯示,當市場恐懼指數達到極端低點時,往往意味着價格可能接近底部,爲長期投資人提供了買入機會。
上一次出現恐懼指數接近10的時間點是2022年5月的幣圈黑天鵝事件,即LUNA幣因巨鯨拋售、引發散戶恐慌,進而導致發生演算法無法及時因應供需而暴跌,LUNA幣和與其相互依賴的穩定幣UST匯價和幣價過度下跌形成「死亡螺旋」,當時一天內下跌逾95%,許多投資人的LUNA幣瞬間變成壁紙,甚至拖累比特幣重摔,爲史上大型幣災。
臺灣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雲嫺分析,比特幣的這波下跌,主要受到多重利空因素影響,市場流動性和換手率大幅降低。市場原先期待川普政府能夠帶來友善的虛擬貨幣政策,但自其上任以來,尚未提出明確的利多措施,加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如美國通膨、關稅政策和勞動市場問題,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
此外,除了美國的經濟、通膨等不確定性,近日美股因大型科技股的財報表現未來帶給市場驚喜,導致股價震盪下行,拖累科技股表現,28日清晨,那斯達克指數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分別下跌2.78%、6.09%。
幣修學分共同創辦人周律辰提醒,虛擬貨幣市場與美股科技股的關聯性較高,任何影響風險性資產震盪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比特幣價格波動,需進一步觀察是否有更多利多因素出現。
彭雲嫺認爲,雖然恐慌情緒可能帶來短期波動,但同時也代表資金重新尋找入場時機,投資人可留意市場情緒的轉變,把握參與市場的潛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