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鯊魚更可怕?褐擬鱗魨攻勢驚人 輕易咬破潛水裝備
▲沖繩潛水客在國頭村港口海域驚見褐擬鱗魨,這種魚以強烈領域意識和攻擊行爲聞名,是潛水員眼中的「海中天敵」。(圖/翻攝自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
圖文/CTWANT
日本沖繩地區近期再度出現引發潛水社羣熱議的「危險魚類」,相關影片與照片在社羣平臺X上瘋傳,其中一支影片更突破2190萬次瀏覽,引起潛水族羣與海洋愛好者的高度關注。這款具有攻擊性的魚類爲褐擬鱗魨(ゴマモンガラ)雖不具毒性,但以強壯齒齶著稱,可輕易咬碎硬殼貝類與海膽,尤其是在春夏繁殖期間領域意識特別強,對靠近者會主動發動攻擊。
從X用戶@sakananomikata拍攝的畫面可見,一條體型龐大的魚類,眼神銳利地從海中盯視鏡頭,讓人不寒而慄。這條魚不只模樣兇狠,更因其實際的危險性而令人敬畏。另一段畫面則是在沖繩國頭村港口拍攝到,一名目擊者表示:「一開始只覺得是條大魚,仔細一看才發現是褐擬鱗魨,當下立刻拿起手機錄影。」
根據《LIMO》與《富士電視臺》(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綜合報導,這條在海中出現的魚類,全身黑色,身上帶有黃色斑紋,配上突出的白眼與兇狠的表情,看起來彷彿「正在生氣」。褐擬鱗魨爲魨形目的一種大型魚類,學名爲「Balistapus undulatus」,中文又稱黑點扳機魚或斑紋扳機魚,發情時對靠近者會主動發動攻擊。
報導也指出,褐擬鱗魨的分佈範圍以日本關東以南的海域爲主,包括沖繩、九州、四國等地,部分地區如神奈川海域亦有其蹤跡。部分大型個體體長可近1公尺,若在水中偶遇,絕不可掉以輕心。
這段影片與照片在X上迅速引發討論,不少網友留言分享自身與褐擬鱗魨的驚險遭遇,包括「曾經在潛水時被牠咬到差點溺水」、「潛水裝備被咬破」、「這傢伙比鯊魚還可怕」、「曾經被衝過來的牠咬住腳蹼」等。甚至有潛水客指出,在牠守護魚卵的時期,任何靠近都可能激起攻擊行爲。
另據下關市的水族館「海響館」的魚類展示課的工作人員石橋將行表示:「繁殖期的褐擬鱗魨會變得格外具攻擊性,尤其是在春夏季節。牠們的牙齒粗大且堅固,即使是堅硬的東西也能咬碎。」石橋也提醒,「一旦在海中遇見,最好的做法是保持距離、遠處觀察牠們的行動。」對於經常從事潛水、浮潛、海泳等活動的民衆,專家建議務必事前瞭解當地海域可能出沒的生物種類。像褐擬鱗魨這類具有高度攻擊性的魚類,應避免靠近或打擾牠們的棲息範圍,以確保人身安全。
延伸閱讀▸ 小五生擺攤賣奶茶月賺1.6萬元 「忙到沒空吃飯」連同學也來幫忙▸ 她開帳單驚見「公用電費是自家4倍」 內行人揭2大關鍵原因▸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