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難包」要裝什麼 官方建議清單曝光

「避難包」廣受討論,內政部長劉世芳(右)26日羅列防災物資準備清單。記者周佑政/攝影

近期「避難包」廣受討論,內政部的防災物資準備清單建議,包括緊急糧食飲水,如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與罐頭等簡單糧食等;醫療及清潔品,如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等;禦寒保暖衣物,如輕便外套、內衣、襪子等;貴重及隨身物品,如身分證、健保卡以及少許現金等;鞋子,避免外出避難時被路上碎石及玻璃刺傷;其他則有哨子、防災地圖、可攜式收音機等。

內政部也列出的「防災物資準備清單」有四大提醒:第一,每半年定期檢查並更新避難包,備妥三日份量的食物與飲水,並於避難包上註明更新日期,確保物品未損壞、遺漏,或已屆使用期限;第二,將緊急避難包放在家中或工作場所門口處,以便能在災難來臨時一拎就走;第三,逃生避難三項原則爲穿鞋、戴上安全帽、攜帶緊急避難包;第四,在既有基礎上再依照家中成員的需求,準備適當的用品。

除基本必備物品以外,準備清單中也特別羅列「視個別需求而配置的物資」,包括面向嬰幼兒、高齡長者、寵物特別注意事項,以及不同生理性別用品也都放入其中,相關指引可說是相當清楚,讓民衆不只有基礎整備,面對伴隨不同羣體的不同情境與需要,也能借由指引,建構更清晰的圖像與防災意識,落實「有準備更安全」的核心精神。

此外,消防署也建議緊急避難包六大用品:緊急糧食飲水、醫療及清潔品、禦寒保暖衣物、貴重物品(包括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需要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因爲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鞋子以及其他物品,如哨子、防災地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