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美關稅 全球貿易版圖大洗牌
川普的關稅戰改變全球貿易流向,加上中美互徵船舶港口費,海上航運成爲中美貿易戰的新戰場。路透
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戰已改變全球貿易流向,加拿大現在從墨西哥進口的汽車超過從美進口數量,美國大豆農戶在收穫季吃了中國的閉門羹,只能看着這個大客戶轉向南美採購。印度和中國正在恢復兩國直航、展開稀土貿易,冰凍數年的中印關係開始回暖。
彭博報導,隨着各國政府重新規畫貿易聯盟,企業尋求進入其他市場以避開上世紀三○年代以來最高的美國關稅,全球商務新輪廓開始浮現。
要接觸美國消費者和美國企業的成本更高,小經濟體也在適應。秘魯正在亞洲尋找藍莓買家,紡織品生產國賴索托把重心轉向亞洲、歐洲和非洲其他地區。而紐西蘭、新加坡、瑞士和阿聯等十四國已締結一項夥伴關係,以促進多邊貿易和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後,全球經濟並未像預期陷衰退。相反地,由於美國轉向保護主義,讓發生在美國境外的百分之八十五全球貿易展現耐力。世界貿易組織在本月稍早,將二○二五年商品貿易成長率預測,從百分之○點九上調至百分之二點四。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歐盟前貿易專員馬蒙斯壯說,美國以外國家之間,「嘗試組建新聯盟,深化現有關係以及建立新關係的趨勢很明顯」。
航運公司、港口運營商和其他貨物處理商率先感受到這些變化。國際貨櫃碼頭服務公司執行副總裁岡扎雷茲說,面對美國的貿易壁壘,中國製造商正在積極尋找替代市場;這家馬尼拉港口運營商受惠於此,股價今年上漲近百分之卅。他說:「這對我們來說可能非常有利。全球貿易將繼續下去。」
目前全球商品貿易流動的變化還稱不上聲勢浩大,但已開始顯現。中國九月出口創下六個月最高增速,可是對美國的出口是重挫百分之廿七,對歐盟出口則是成長逾百分之十四,對東協成長近百分之十六。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年可能達到一點二兆美元創紀錄貿易順差。
海運和貿易數據提供商克拉克森預測,今年美中貿易主要航道跨太平洋航線,航運量將萎縮近百分之三。但其他所有航線都出現成長。
戴維斯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賽蒙諾夫斯卡認爲,「很明顯,我們正在重新繪製國際貿易版圖」,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團體之間的雙邊貿易協定將大增。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表示,她和歐盟官員正全力聚焦增強七十六個貿易伙伴關係,延宕多年的談判要加速。歐洲各國正在審批與南方共同市場的協議,廿五年的努力終見曙光。南方共同市場由擁有七點八億消費者的南美國家組成。
另外,經過近十年談判,歐盟九月與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二○一七年就開始談的歐盟與澳洲經貿協定,六月也開始推動協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