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境外債務重組力爭年底前完成,楊惠妍家族多項承諾和公司長期深度綁定

8月19日,碧桂園(02007.HK)發佈公告,公司就境外債務重組建議已與銀行協調委員會協定主要條款,協調委員會佔現有銀團貸款本金總額的49%,其成員已加入重組支持協議,或正履行內部程序以取得加入批准。

碧桂園同時表示,已獲得持有大量現有債務的債權人大力支持,公司正與項目小組及協調委員會就正式文件緊密合作,力爭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建議重組。

公告透露,超過77%的現有美元票據持有人及Ever Credit雙邊貸款下的現有貸款人已簽署重組支持協議。

碧桂園還披露了對現有債務建議重組條款的修訂內容,包括優化同意費的支付方式、控股股東的承諾等方面。據悉,修訂是在4月11日公佈的建議重組條款基礎上進行的,過程中碧桂園與多數項目小組成員進行了談判、協商。

早鳥費可以以公司股票形式支付

優化同意費的支付方式。如公司無法獲得發行強制可轉換債券以支付早鳥同意費或一般同意費所需的批准,碧桂園可選擇以本公司股份形式支付該筆費用,作爲現金或債券支付的替代方案。

碧桂園同時延長了“早鳥同意費用限期”和“一般同意費用限期”的截止期限至8月25日下午5時。但第1類債務——現有銀團貸款下的現有貸款人,在8月25日之後仍繼續保有早鳥費獲取資格,直至另行通知。

第2類爲現有票據持有人及Ever Credit雙邊貸款下的現有貸款人,則需要在8月25日17:00前完成協議簽署,逾期加入者將喪失重組費用權益。

碧桂園解釋稱,現有銀團貸款下有衆多現有貸款人(包括協調委員會的部分成員)尚未加入重組支持協議,需要更多時間取得其內部批准方可正式加入重組支持協議。

楊惠妍家族溢價25%將95%的股東貸款轉爲公司股份

控股股東楊惠妍家族在重組協議中做出多項承諾,這些承諾同樣是協議的關鍵組成部分,意在展示其與公司共存亡的決心併爲重組提供實質性支持。

在股東貸款的處理上,碧桂園和楊氏家族做出讓步。11億美元股東貸款中的11億美元轉爲碧桂園的股份,轉股價格較今日0.48港元/股的價格溢價25%。

澎湃新聞此前曾報道,楊氏家族希望使用11.5億美元股東貸款的一半換取碧桂園在森林城市項目的股權,另一半股東貸款轉爲公司股份。碧桂園“森林城市”項目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爲碧桂園與當地開發商共同開發,碧桂園通過Country Garden Pacificview Sdn. Bhd(簡稱“CGPV”)間接持有森林城市60%的股權。

此後,碧桂園和債權人協商的結果是,5000萬美元換取CGPV 60%的權益。控股股東同時做出了利益共享承諾:向債權人提供與森林城市項目有關的或有價值權,如果未來該項目被出售,債權人有權通過或有價值權分享出售帶來的潛在收益。

爲顯示兌現承諾的決心,控股股東承諾:公司必須確保CGPV收購在重組生效日或之後的6個月內完成;如果未能按時完成,這將直接構成新票據項下的違約事件(Event of Default)。

剩餘的11億美元將用作認購認股權證並悉數預付其行使價,行權價爲每股0.60港元。控股股東承諾,其行權計劃將與強制可轉債(MCBs)的轉股進度相匹配,以確保持續擁有公司至少40%的股份(完全稀釋後)。

同時,在所有新票據(New Instruments)償清之前,控股股東及其控股平臺(Concrete Win Limited)承諾不自願出售、轉讓或以其他方式處置這些權證。在權證行權後,控股股東承諾確保Concrete Win Limited始終由其全資持有;只選擇收取股票股息,放棄現金分紅。

控股股東同時承諾,在重組完成後及管理層激勵計劃(MIP)實施前後,其都將保持至少40%的公司持股比例,以維持控制權的穩定性,並使其利益與公司長期發展深度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