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瘋美日港股市 一文看懂恆大風暴懶人包
曾連5年入選世界500強的恆大集團財務危機連環爆,嚇壞全球股市。(圖/shutterstock)
總部位於深圳的恆大集團,2016年起連續5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去年排名第152位,但今年7月起驚傳財務危機,因傳積欠供應商、債權人和投資人高達3000億美元(約新臺幣8.4兆元)的鉅額債務,佔陸國內生產總值2%,債臺高築大暴雷下,這家陸資房產巨頭一夕豬羊變色,
除恆大今年來股價暴跌約9成,更拖累陸股、港股、美股、日股接連重挫,甚至連臺灣的金融業、營造商都分別因曝險或建案中止而受累,同樣難逃颱風尾,外界更擔心演變陸版「雷曼兄弟」,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暴。
早在去年9月,內地網站已流傳疑似恆大集團向廣東省政府發出的《恆大集團關於懇請支持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情況報告》,指有息負債餘額達8355億人民幣,涉及249家金融機構,盼當地政府協調讓恆大地產借殼A股上市公司「深深房」,並稱若無法按期重組,今年初就可能現金流斷裂,當時遭恆大否認,指文件爲捏造,但已引發市場疑心。
恆大集團是1996年由董事長許家印創辦,核心業務爲房地產開發,除在逾2百多座城市推案,亦多角化發展汽車、旅遊、體育、金融、健康養老等業務,年營收超過2000億人民幣,員工數達13萬人,曾被認爲「大到不能倒」的恆大集團,債務違約如何發生、風暴又爲何愈演愈烈,一起來了解今年迄今的事件始末。
▲7月13日
江蘇無錫中級人民法院批准廣發銀行宜興支行的財產保全申請,裁定凍結恆大子公司宜興市恆譽置業、恆大地產共1.32億人民幣的銀行存款,引發被稱爲「恆大系」的相關公司股票大跌。
▲7月22日
恆大集團發出聲明,未詳述財務狀況,僅稱與廣發銀行一事已妥善解決。
▲7月27日
信評機構標普將恆大信貸評級由「B+」下調兩級至「B-」,展望轉爲「負面」,旗下的恆大地產、天基控股也同被降爲「負面」。
▲7月28日
惠譽國際1個月內兩度下修評級,繼6月將恆大由「B+」下調至「B」後,又由「B」調至「CCC+」。
▲8月6日
最高法院要求恆大的所有案件移交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集中管轄,標普同日將恆大等3公司的信評由「B-」下調兩級至「CCC」及展望負面,列爲「垃圾債券」評級。
▲8月11日
《香港01》報導恆大計劃出售恆大物業,惟《財聯社》隔日報導萬科、碧桂園曾接洽,但因價格談不攏而告吹。
▲8月17日
內部高層人事換血,恆大地產董事長從許家印換爲趙長龍,集團總經理及法人亦從柯鵬變爲趙長龍。
▲8月19日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約談恆大高層,要求積極化解債務風險,維護房市和金融穩定,並依法規做好重大事項信息披露。
▲9月8日
傳出恆大告知主要債權銀行,擬暫停支付即將到期的貸款利息,而集團旗下銷售金融商品的恆大財富,更已暫停部分兌付。
▲9月10日
許家印召開「恆大財富專題會」,恆大財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杜亮卻承認已提前贖回投資的理財產品,各地投資人趕赴恆大深圳總部及分公司抗議,高喊「還我血汗錢!」,要求贖回。
▲9月13日
提供投資人現金分期、實物資產、衝抵購房尾款等3種兌付方式,但深圳總部大樓仍遭不滿民衆包圍抗議,恆大晚間聲明證實財務危機。
▲9月14日
在向港交所提交的公告中承認,恆大物業合約銷售金額6至8月呈下降趨勢,並預測9月持續大幅下降。
▲9月18日
傳出包括杜亮、許家印妻子等6名高層提前贖回,恆大集團公告證實,稱已要求限期返還款項,並進行嚴懲。
▲9月20日
債務風暴蔓延,憂心美企在陸投資受害,美股4大指數跳水,道瓊一度狂瀉近千點,終場下跌614點;港股更因地產股全倒,收盤大跌821點。
▲9月21日
許家印祭2動作穩軍心,除對員工發出「家書」信心喊話,也向恆大汽車技術人員釋出3.24億股。港股由黑翻紅,終場上漲167點;恆大雖跌幅收斂,終場仍續跌至2.27港元。
根據恆大至6月底的半年報顯示,淨負債率高達99.8%,加上23日及29日分別有8350萬及4750萬美元的利息待付,若未能在30天內償付就違約,流動性成最大考驗。且總計至年底,恆大境內外共有11筆債息要付,金額達52億港元,加上大陸遲未出手,外界仍擔心,財務風暴短期恐難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