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量子向我國60多所高校捐贈自主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免費機時

如何用中國工具和方法培養

中國自主量子計算未來人才?

是跟隨西方教育體系,

還是構建自主量子計算教育體系?

是用“西方刀叉”傳授量子計算知識,

還是用“中國筷子”?

1月16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蚌埠醫科大學等20餘所高校教師及專家齊聚合肥,參加中國通信學會量子計算專業委員會舉辦的首屆量子計算產教研人才培養研討會,共商中國量子計算人才培養自主路徑。中國量子科技奠基人郭光燦院士發表開幕致辭。中國首家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本源量子”)宣佈向全國60多所高校捐贈自主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免費機時。

1月16日,首屆中國通信學會量子計算產教研人才培養研討會召開(孫超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在開幕致辭中指出,量子計算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量子計算科技競爭日益激烈,中國作爲世界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在人才培養上必須加緊步伐,構建自主量子計算教育體系。

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趙雪嬌介紹,目前全國已有60餘所高校採用本源量子自主量子計算教育系統,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等多所高校已陸續採購“本源悟空”機時。

中國海洋大學於2024年12月16日正式啓動了首期量子人工智能微專業的招生工作。在本次研討會上,該校的王志敏副教授帶來了中國海洋大學在自主量子計算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分享。他表示中國海洋大學設立量子人工智能微專業,正是基於其靈活性和跨學科特點,面向全校各專業的本科生,選拔優秀且富有挑戰精神的學生,培養他們在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基本學科素養,同時幫助他們建立全球科技變革的視野,爲未來量子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儲備關鍵人才。

蚌埠醫科大學楊樞教授介紹,爲推動量子計算與醫學領域的深度融合,加速培養跨學科的複合型人才,該校攜手本源量子於2023年創建了國內首個“數據醫學(量子計算方向)實驗班”。2024年,“數據醫學(量子計算方向)”成功獲批省級微專業,爲我國量子計算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鋪設了一條堅實的人才培育之路。

會上,本源量子宣佈向已部署本源量子自主量子計算教育系統的全國60多所高校捐贈自主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免費體驗機時。

中國通信學會量子計算產教研人才培養研討會現場,本源量子向我國60多所高校捐贈自主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免費機時(孫超 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本源量子首席科學家郭國平說,“我們捐贈‘本源悟空’免費機時,是希望中國的學生們能夠儘早用中國造量子計算機實踐學習量子計算知識,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實現更多量子計算創新研究成果。”

據悉,“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機時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的計算時間,通過本源量子計算雲平臺對外提供使用。“本源悟空”由中國第一家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自主研發,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可編程、可交付超導量子計算機。自2024年1月6日上線運行並向全球用戶開放使用以來,已吸引全球範圍內139個國家和地區超1800萬人次訪問,共完成逾32萬個量子運算任務。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中國通信學會量子計算專業委員會承辦,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會上發佈了中國通信學會“本源溯知”量子計算教育課題報告並啓動“悟空杯”量子計算編程挑戰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