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牙醫喊話石崇良 波波實習名額不得超過國內醫學系招生1/10

反對「醫師法」施行細則放水波波,本土小牙醫聯盟暨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請新任衛福部長石崇良懸崖勒馬。記者廖靜清/攝影

衛福部於今天上午10點舉行部長交接典禮,由邱泰源交棒給石崇良,相互勉勵落實打造健康臺灣願景。同一時間,本土小牙醫聯盟再度發聲,特別喊話新任部長石崇良,廢止放寬「波波」醫師國考資格的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並且制定波波名額上限,爲臺灣醫療把關。

本土小牙醫聯盟暨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姚欣宜表示,民國98年,波波醫師的問題第一次引爆,2000多名醫學生上街抗議,反對波波直接憑國外學歷考取醫師,必須在臺灣實習並且限制名額。當時石崇良擔任衛生署醫事處處長,召集教育部、考選部以及醫界領袖召開會議,決議波波實習名額爲國內醫學系招生名額的十分之一。

姚欣宜指出,國內教學資源有限,增加波波名額將危及醫師訓練品質及國民健康,也會剝奪本土學生受教權。醫師人力過剩將導致過度醫療,尤其是惡性競爭,進而增加醫療成本、擴大健保財務危機。聯盟向新任部長喊話:懸崖勒馬,立刻廢止大開波波前門的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

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黃映綺指出,波波問題核心僅有兩項:一是國外學歷的審覈,二是臨牀實習名額的管控。這兩項的細節分別在106年及98年已有明文規範,且波波在出國時就已經清楚。歷年多起波波醫無法取得國考資格狀告考選部案例,針對審覈或名額提告均敗訴,相關規範合法合憲。

黃映綺認爲,111年「醫師法」修正案,已經限縮了國外醫學生需通過學歷甄試方可報考國考,等於關了海歸醫學生的大門。但歷經陳時中、薛瑞元、邱泰源三任衛福部長,無法解決問題且迄今爭議不斷。期待新任部長石崇良能帶來新的改變,一起守護教育公平、守護全民醫療品質,一起實現健康臺灣。

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吳宗翰表示,石部長過去曾表示會以「進行偏鄉服務二年」爲條件,增加波波牙醫實習名額,令人擔憂。國內統計顯示,波波醫師不會留在偏鄉,而衛福部砍公費生名額,不僅剝奪偏鄉子弟翻身機會,也令人質疑政策成效。「偏鄉需要有經驗的資深醫師,不是菜鳥波波醫師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