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已佈設3200餘個美國白蛾監測點

本報訊(記者王斌)進入夏季,又到了美國白蛾防治的關鍵期。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園林綠化局瞭解到,今年,美國白蛾總體輕度發生,局地發生偏重。目前,本市已佈設3200餘個美國白蛾監測點,同時升級“拍照識蟲”小程序,市民動動手指就能上報美國白蛾線索,成爲“蟲情測報員”,共同助力實現隨發現隨治理。

昨日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豐臺區美域家園南區,園林綠化工人正在距離地面一米多高的椿樹樹幹上纏繞一種黃褐色的帶子。“這種帶子名叫‘按扣式瓦楞誘集帶’,它可以有效攔截下樹化蛹的老熟幼蟲,爲美國白蛾提供集中化蛹的場所,方便對白蛾的蛹進行統一集中除治。”北京市園林綠化資源保護中心四級調研員郭蕾說,在北京地區,美國白蛾一年可發生三代。本市美國白蛾正處於第一代老熟幼蟲期及蛹期,通過採取圍環、釋放周氏齧小蜂等方法可有效降低下一代美國白蛾的發生量。

目前還有一些美國白蛾幼蟲正在樹上取食樹葉,這也是其危害最大的時刻。在它們的暴食期,幾天就能把一棵樹的樹葉吃光。北京地區的美國白蛾可危害80餘種林木、果樹、花卉及農作物。在美域家園南區治理現場,綠化工人拿着9米多長的高枝剪,將綠葉中一團白色的網幕剪下來,這些網幕正是美國白蛾幼蟲聚在一起吃樹葉後吐絲結成的。北青報記者湊近觀察,掉落在地上的網幕裡能看到許多正在活動的美國白蛾幼蟲。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爲提升監測預警精準度,今年全市共佈設美國白蛾監測測報點3222個,推行網格化管理,實現全域監測。宮立勝就是一名網格巡查員,他負責豐臺區盧溝橋街道範圍內的病蟲害巡查工作。“我把街道劃分爲三個片區,每天巡視其中一個,覆蓋20多個居民小區及周邊區域。巡查範圍包括公共綠地、林地等。”宮立勝說,發現問題後,他會第一時間上報給養護單位。

同時,今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新推出了“拍照識蟲”小程序2.0版本,集成了拍照識別、昆蟲知識庫、3D模型、蟲相冊、科普視頻等功能。市民只需關注“北京市園林綠化資源保護中心”微信服務號,即可成爲“蟲情測報員”,動動手指就能上報身邊的美國白蛾線索,或識別感興趣的昆蟲進行科普學習。目前,“首都在線蟲情測報員”已突破一萬人,市民上報的蟲情信息成爲實現精準防控的重要補充。

據悉,美國白蛾防治工作以綠色防治爲主,比如豐臺區在蟲多的小區、公園釋放了2500萬頭天敵小蜂,“以蟲治蟲”,效果良好。專家提醒市民密切關注房前屋後的桑樹、法桐、白蠟等美國白蛾喜食樹種,如發現樹枝出現網幕或葉片大量被啃食的情況,可立即聯繫屬地街道、社區或撥打所在區園林綠化部門電話。

攝影/何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