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將建立並實施生育補貼制度
建立並實施生育補貼制度、完善生育休假制度、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統籌考慮“長幼隨學”、鼓勵單位托育點對外招生、小客車指標向多子女無車家庭傾斜……昨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於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工作措施》的通知,從加強生育服務支持、強化育幼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四方面出發,給出15項工作措施。
職工產假等納入勞動監察
通知指出,本市要建立生育補貼制度。結合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建立並實施生育補貼制度。落實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政策。生育保險保障方面,進一步健全生育保險制度,強化生育支持保障作用。提高生育保險產前檢查費用報銷標準,實現醫保實時結算。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持續做好本市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生育保險工作。
生育休假制度也是社會關心的熱點。通知指出,要落實產假和生育假,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擔機制,支持引導用人單位落實生育休假政策。加強對用人單位監督指導,強化糾紛協商調解,將用人單位落實職工產假、生育假、陪產假、育兒假納入各區勞動監察範圍。
生殖健康服務方面,要優化婦幼醫療保健資源配置,深入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加強生殖保健技術研發應用。合理確定產科服務價格水平,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及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並適時調整相關醫保支付政策。加強青少年青春期與性健康教育,預防非意願妊娠,深入開展早孕關愛服務,做好生育力保護。
鼓勵單位托育點對外招生
在強化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通知指出,要提高兒童醫療服務水平。推進全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全覆蓋,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服務能力。加強緊密型兒科醫療聯合體建設,各區至少有1家成員單位,至少規範化設置1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深入實施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加快建設兒童友好醫院。推進優質兒科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鼓勵兒童藥品研發申報,豐富兒童適用藥品的品種、劑型和規格。加強兒童醫療費用保障,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兒童用藥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本市將持續優化托育支持政策,包括建立普惠托育服務價格和財政補助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好托育服務稅費優惠、托育機構水電氣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等政策。明確新建小區托育服務設施配建標準,與住宅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通過創建完整社區等城市更新項目,補齊老舊小區托育服務設施短板。
通知明確,要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構建以幼兒園託班爲主渠道,社區辦託和托育機構爲重要依託,單位辦託爲有效補充的托育服務供給體系,積極探索社區管理下的家庭鄰里互助照護。着力增加公建託位供給,提高公建託位佔比;推動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推動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探索養老托育融合服務。積極開展計時託、臨時託等多元化托育服務。鼓勵單位托育點對外招生。
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
通知從教育、住房、交通等領域出發,構建多元的生育友好支持政策。
教育方面,本市將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根據適齡人口規模變化,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制度。不斷優化財政保障政策,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在幼兒園及義務教育階段,結合學位實際,統籌考慮同一家庭子女“長幼隨學”。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時受助,做到應助盡助。保障符合條件的公共租賃住房羣體享有與購房羣體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同等權利。
住房方面,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可納入公共租賃住房優先配租範圍,並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與子女父母同時申請保障性住房的,優先考慮就近配租配售。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支持力度,結合實際出臺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政策。
職工權益保障方面,督促用人單位依法依規落實對女職工特別是孕產期、哺乳期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支持用人單位將工作時間可彈性安排的崗位設置爲生育友好崗位。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開展寒暑假及課後兒童託管活動。
交通出行方面,在以家庭爲單位配置小客車指標時,加強對多子女無車家庭的傾斜支持。
文/本報記者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