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 南亞、日本311地震規模達9.1及9

海嘯四大成因。擷取自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

今天上午7時25分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發生規模8.8強震,除了日本、夏威夷,臺灣也有海嘯。中央氣象署原本發佈海嘯警訊,上午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指出該地震所引發海嘯預計約於下午1時18分開始影響臺灣,特此發佈海嘯警報,提醒沿海地區民衆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涌升所造成的危害。不少臺南、高雄民衆稍早也收到海嘯警報。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指出,造成海嘯成因除了地震,海底山崩、海底火山爆發、隕石撞擊等事件也都有機率引發海嘯。

「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指出,本世紀目前發生過2起由地震引發的大規模海嘯事件,第一起印度洋大地震,2004 年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外海隱沒帶發生地震矩規模9.1的極淺層地震,海牀破裂達長度1600 公里,並引發波高約數十公尺的「南亞大海嘯」,造成印度洋周邊國家傷亡慘重。

第二起就是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即日本311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外海的隱沒帶發生地震矩規模9.0的極淺層地震,海牀破裂達長度500公里,引發波高數十公尺的大海嘯,造成關東地區複合式災難,海嘯災情甚至波及其他太平洋沿岸國家。

「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指出,這兩起海嘯有3個共通點:都位於隱沒帶地區,都源於「大型逆衝斷層帶」,且都是極淺層地震,即震源深度在0到30公里的地震。不過,並非所有震源在海底的極淺層地震都能引發大海嘯,還得視斷層錯動的型態而定,若海牀沒有被顯著擡升或陷落,僅有水平方向位移,引起的海嘯規模就相對較小,但仍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