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多措並舉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

到2027年,北京市計劃建設約1000個“小微企業之家”,100家左右專精特新服務站,300家左右示範平臺(基地),20個專精特新特色園區,20箇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爲助力本市中小微企業發展,近日,北京市推出“首貸貼息”金融政策、上線服務地圖、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等多種舉措。

中小企業服務地圖上線

推動中小微企業發展,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精準完善的服務體系建設。然而,由於信息不對稱,許多中小企業在尋找政策支持、創業孵化、技術支持等服務時面臨諸多困難。爲切實解決這些問題,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積極整合資源,精心打造了中小企業服務地圖。

該服務地圖覆蓋全市各區(含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整合了175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和109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這些示範平臺和示範基地作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核心載體,致力於集聚各類資源要素,助力小微企業成長壯大,具有“配套齊全、服務周到”的特點,能夠爲小微企業提供創業孵化、技術支持、市場推廣等全鏈條服務。企業通過服務地圖,可輕鬆查找附近的服務載體,精準瞭解其單位名稱、辦公地址、服務電話、服務內容等信息。

北京某科技型小微企業負責人李先生表示:“以前我們尋找創業孵化和技術支持服務時,經常需要多方打聽、四處奔波,費時費力。現在有了中小企業服務地圖,只需在電腦或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找到最近的服務平臺,還能直接聯繫他們獲取服務,真是太方便了!這不僅節省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首貸貼息”解決融資難題

爲進一步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降低其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首次貸款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五部門共同印發了《北京市中小微企業首次貸款貼息實施細則(2025年修訂版)》。細則明確,針對辦理首貸業務的中小微企業,北京市按照先付後貼、按季撥付的原則,每季度按實付利息給予企業貼息資金。

業內人士表示: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支持服務的過程中,一直有一個難點,那就是首貸戶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從未有過貸款業務記錄。因此,首貸戶在銀行授信調查過程中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向銀行證明自己的經營和信用情況。首貸貼息政策打通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最先一公里”。

細則指出,對於首次放款時已經認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按照首次貸款合同項下,自首筆放款起一年內企業實際獲得貸款產生利息的40%給予貼息,且貼息資金不高於實際放款額的2%。專家分析認爲,政府出臺首貸戶貼息實施細則,降低了首貸企業實際融資成本,有效促進了商業銀行對首貸企業敢貸、願貸,對經濟穩定增長、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等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發展

日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多部門制定了《北京市關於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助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其中提到,北京將引導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開發高端、定製化的農產品加工品,推出“設計券”降低農產品加工品設計成本。

爲助力企業開發新產品,北京組織各類產業創新平臺爲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提供工藝指導和技術支持。鼓勵農產品加工與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融合發展,開發體驗式農產品加工項目。支持各區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開發“小而精”“優而美”的特色農產品。

“我們將支持企業利用‘直播+電商’新模式宣傳推廣農產品,通過發放‘直播券’拓寬銷售渠道,降低經營成本,並持續開展北京特色農產品消費季、產地溯源直播等產銷對接活動,助力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北京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本報記者溫婧統籌/餘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