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洱海之畔
本報記者 楊文明
雲南大理,洱海臂彎。5月18日,2025年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馬拉松開跑。賽道上,“穎戰百馬”跑團破二方隊扛着旗子,引人注目。他們的目標,是在兩小時內跑完半程馬拉松。
“穎”是指趙俊穎,當地跑友圈的名人。2022年,他挑戰完成“百日全馬”——在108天的時間裡,每天跑完一個全程馬拉松的距離即42.195公里。趙俊穎將挑戰地點選在大理洱海生態廊道——沒有機動車駛入,植被多、氧氣含量高,場地條件好;靠近市區、交通便利,而且免費開放,感興趣的跑友隨時可以加入一起跑。每天清晨6點半開跑,從最開始的三五好友陪跑,到越來越多陌生人加入。在這場“百日全馬”挑戰中,陪跑者累計破萬人,法國人小森實現了人生首次馬拉松距離長跑,大理市民張子榮跟着趙俊穎完成了“百日半馬”……
2023年,不少跑友找到趙俊穎,希望活動繼續開展。於是,“穎戰百馬”跑團每天跑一場半程馬拉松,連續跑了100天。大夥兒從早春跑進盛夏,成爲洱海邊的一道風景,年復一年。“跟着隊伍跑,心裡會輕鬆一些,大家互相鼓勵,比較容易堅持。”在趙俊穎看來,跑團的意義在於這份同甘共苦的情誼、一起努力的動力。
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如何協調?團隊設置了配速員:以穩定的“4分配”“5分配”和“6分配”舉旗行進,分別對應競賽組、專業組和大衆組。“跑半馬、10公里都行,量力而行。”趙俊穎說,跑友的心理壓力小了,熱情更高了。跑前熱身、跑後拉伸,這些環節一個都不能少。不到20人的志願者團隊分工明確:有人整理跑量數據,有人用鏡頭記錄大家的精彩瞬間,還有人等在補給站,給跑友們提供各項支持。
10多年前趙俊穎開始跑步時,體重101公斤,如今身體更健康,“是跑步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希望讓更多人一起享受美好生活。”
“破二方隊,標準完賽!”旗子飄過半馬終點線。從一個人的挑戰到一羣人的堅持,奔跑在洱海之畔,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2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