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強迫英檢抽測?教育部:非具強迫性質 更精準掌握英文程度

國教署4月10日突然發公文,要求各地教育局處,5月至6月畢業典禮前要國中小學爲特定英語學習平臺Cool English,臺中市教師職業工會反映指各校反彈,籲暫緩(照片爲情境示意)。圖/聯合報系照片

針對地方縣市教育局處反映指出,教育部國教署要求各地教育局處5月要國中小學爲特定英語學習平臺Cool English「抽籤」施測,喪失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美意,更打亂教師教學安排。且質疑原本已有「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科技化評量」,爲何還需要這項工具瞭解英語學習成效?

教育部表示,爲提供更精準的教學與資源建議,國教署規劃於今年5月辦理國家級英語能力抽測,藉由抽測結果,使參與學校、教師、學生與家長得以共同瞭解學生學習現況,並結合中央輔導團提供具體的教學策略與資源建議,作爲地方政府推動英語及雙語教育政策的參據。

本案採「抽測部分學校」、「每校僅抽測一個班級」爲原則,非具強制性質,且150分鐘爲國中施測時間,國小爲65分鐘。倘若學校因課務安排等因素無法配合,得由地方政府協調同規模學校進行替代,以尊重學校自主性,併兼顧行政彈性。

國教署解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科技化評量」系統主要是協助學校透過「篩選測驗」篩找出須提供學習補強的部分學生,屬特定對象的診斷性評量工具。相較之下,「英語自主檢測系統」系促進全體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基礎運用能力之提升,施測結果作爲學校掌握「全班學生」英語學習情形之參考。兩者於參與施測目的、對象、測驗內容及功能定位上,均有所不同,並無取代關係,系屬互補性機制。

國教署表示,將持續與地方政府教育局處合作,妥善規劃施測方式,尊重各校教學節奏,確保施測安排合理且具彈性,並加強溝通施測本意,避免影響正常教學進程,維護學生學習權益。

爲配合2030雙語政策,教育部國教署去年推出免費的「英語自主檢測系統」,學生可以利用手邊的網路及平板或電腦,隨時隨地進行英語檢測,適用範圍從國小到高中職。教育部指出,透過AI技術,學生可在完成測驗後立即獲得測驗結果及能力表現分析,並獲得相對應的免費英語學習資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測驗結果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並善用其他網路學習資源,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