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8 藍委期許明確初選機制
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18日登場,候選人郝龍斌(左)前往投票所投票並和黨員寒暄。(姚志平攝)
鄭麗文確定當選國民黨主席,任內要面對的就是2026、2028選舉佈局,以及未來與臺中市長盧秀燕的互動。立委李彥秀認爲,鄭麗文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桶箍,不僅是承擔、更是對33萬黨員以及中華民國前途的責任。立委林思銘則說,爲何黨內只能有一個太陽,國民黨應該擺脫醬缸文化,鄭領導的國民黨若公開透明,有明確初選機制,多顆太陽競爭後,選出最強的一個來角逐總統有何不可?
李彥秀表示,不論是2026或是2028大選,可以區分爲黨內提名、黨際合作以及選戰輔選。黨內提名與協調當然由黨主席綜攬兵符,擬定提名辦法,未來黨對黨合作也會由黨中央負責;但是對候選人而言,藍白天王輔選當然是「廣結善緣」「多多益善」。
她強調,對國民黨而言,絕對沒有分裂的本錢,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黨內團結、在野合作,纔有可能爲2026奠定勝基、讓2028重返執政,鄭麗文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桶箍。
林思銘則說,2026或2028唯一的對手就是民進黨,以鄭麗文過去的智慧以及能力,相信可以很快就上手,並儘快提出提名機制。另外,在「藍白合」方面,以鄭麗文的過往表態,也會開誠佈公,而不是黑箱。
不過林思銘也勸大家,不該只關注鄭麗文與盧秀燕的互動,他樂見不是隻有一個太陽,並舉韓國瑜的聲勢逐漸上升爲例,倘到2028初選仍然高漲,「爲什麼不能有兩個太陽?」只要黨中央訂出明確公平的初選機制,多人競爭才能選出最強候選人。
藍營人士也坦言,此次黨主席選舉的結果,受傷最重的當然是臺中市長盧秀燕,「非鄭派」會將盧秀燕的不參選視爲戰犯,盧秀燕也因此失去2028的主導權。鄭麗文的積極爭取,盧秀燕的歲月靜好,國民黨的未來,都還有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