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8年5次試管失敗 她靠調整子宮菌叢成功懷孕
備孕8年5次試管失敗,她靠調整子宮菌叢成功懷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33歲的蔡小姐罹患「子宮菌叢失衡」,導致胚胎無法着牀,經精準菌叢檢測與益生菌調理,短短5個月她便順利懷孕。(馮惠宜攝)
「我一直以爲是胚胎不好,沒想到是子宮環境出問題。」33歲的蔡小姐歷經8年備孕、5次試管失敗,直到轉診茂盛醫院,在該院執行長李俊逸診斷髮現她罹患「子宮菌叢失衡」,導致胚胎無法着牀。經精準菌叢檢測與益生菌調理,短短5個月她便順利懷孕,做人成功。
醫師們手持象徵希望的「金『產』子」插入象徵子宮環境的花園土壤中,象徵「讓好孕生根」。(馮惠宜攝)
李俊逸指出,根據2016年美國婦產科期刊研究,當子宮內乳酸桿菌比例超過90%,着牀率達60.1%、懷孕率達70.6%、活產率也有58.8%。這顯示子宮菌叢穩定性與懷孕成功率息息相關。
臺灣晚婚晚育趨勢明顯,內政部統計指出,高齡首胎產婦佔比已超過3成。茂盛醫院創辦人李茂盛表示,不孕問題日益普遍,卻仍有不少患者對自身健康瞭解不足,導致治療方向誤判。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林秉瑤補充,當子宮內膜菌叢中的好菌與壞菌失衡,容易引發慢性發炎與着牀障礙,影響懷孕機會,甚至增加流產與早產風險。
研究發現,高達66%的反覆着牀失敗(RIF)患者,可能與子宮菌叢異常有關。因此,對於反覆失敗、不明原因不孕或高齡備孕者,建議接受子宮環境檢測,釐清潛在感染或發炎問題,並採用益生菌調整體質,降低抗生素濫用風險。
茂盛醫院引進AI精準菌叢分析與個別化益生菌療程,搭配胚胎植入時機調整,打造專屬的助孕方案。蔡小姐的成功經驗正是一例,她坦言:「關鍵不是換療程,而是終於找對問題。」
李俊逸形容,健康的子宮就像一座養分充沛的花園,穩定菌叢是胚胎着牀的基礎。茂盛醫院也持續投資逾億元建置AI輔助實驗室,搭配胚胎影像監控與大數據平臺,累積超過100萬筆胚胎樣本,精進治療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