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門口集結45轟炸機與烏克蘭談和 衛星照曝俄實際行動
自從烏克蘭攻打庫斯克(Kursk)區,佔領部分地區後,俄羅斯總統普丁首度造訪當地司令部。
北約代號爲「逆火-C」( Backfire-C )的 Tu-22M3轟炸機。(美聯社)
衛星圖像揭示,俄羅斯在西北部柯拉半島(Kola Peninsula)的奧列尼亞(Olenya)空軍基地部署了大批軍機。
《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12日報導,這些影像顯示,有10 架北約代號爲「熊-H」(Bear-H)的Tu-95MS轟炸機,以及35架代號爲「逆火-C」( Backfire-C )的 Tu-22M3轟炸機。此外,還有5架代號爲「幼狐」的 An-12運輸機、3架代號爲「硬殼」(Crusty )的 Tu-134UBL教練機,以及 4 架代號爲「河馬」(Hip)的 Mi-8 直升機。
而在一個基地集中部署 45 架轟炸機,引發了各方對俄羅斯意圖的質疑,尤其是在俄烏衝突持續,加上這基地靠近北約邊界,更令人起疑。
奧列尼亞空軍基地位於鄰近芬蘭和挪威邊界的莫曼斯克(Murmansk)以南約 90 公里,長期以來,它一直是俄羅斯戰略航空的重要設施,但這種規模的部署並不尋常——這是否發出局勢升級、防禦性調動,或是後勤作業的訊號。
奧列尼亞空軍基地身爲俄羅斯遠程航空中心有悠久的歷史,擁有長達3,500 米的跑道,是理想的大型遠程軍機運作基地。
從歷史上看,它在冷戰期間曾是海軍偵察基地,而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時,甚至是莫斯科和哈瓦那(Havana)間航班的加油站。而從較近期來看,自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奧列尼亞在對烏克蘭目標發動飛彈襲擊上,則扮演了要角。
要了解這次部署的重要性,值得回顧以往的模式。2023年5月時,衛星圖像顯示,奧列尼亞軍機明顯集結,除了14架Tu-95MS轟炸機、2 架Tu-160轟炸機和2 架 Tu-22M3 轟炸機外,還有運輸機和直升機。接着俄羅斯便對烏克蘭城市加強進行一連串空襲,顯示奧列尼亞的大規模部署可能是進攻的前兆。另一個重要時刻則出現在 2024年5月,當時衛星圖像顯示,基地有12架Tu-95MS 和13架Tu-22M3轟炸機,約佔當時俄羅斯備戰機隊的1/3。
倫敦智庫「皇家三軍研究所」(RUSI)前所長、國防分析師克拉克(Michael Clarke)最近在專訪中說,俄羅斯可能正在整合空中資產,以發動協同攻勢,或許會選擇在春季來臨時,利用烏克蘭防空系統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