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成員加緊裝備北極無人機

參考消息網2月2日報道 據路透社1月30日報道,2023年,總部設在格陵蘭的北極無人機公司的老闆馬斯·彼得森一邊坐在車裡防寒,一邊在零下43攝氏度的環境中測試一架小型無人機。寒冷很快耗盡了無人機的電力。

他說:“電池只撐了3分鐘。”

隨着極北地區日益成爲地緣政治的焦點,該地區的各國政府正試圖克服此類挑戰。俄羅斯和中國已加強在北極的軍事活動,而該地區的北約國家報告說,它們的能源和通信線路遭遇了更多破壞行爲。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再次表達了美國獲取格陵蘭島的訴求。

與此同時,烏克蘭戰爭表明,無人機能在戰場上提供關鍵的情報和打擊能力。美國認爲北極對其領土防禦和核攻擊預警系統至關重要。它在去年7月的一份戰略文件中表示,將重點發展無人操作技術,以應對中俄在該地區的合作。

但無人機——無論是多旋翼還是固定翼的——都很脆弱。只有最大的遠程無人機纔有足夠的動力配備像飛機上那樣的防冰系統。寒冷、大霧、降雨或降雪都可能導致故障或墜機。

隨着各國增加軍事開支,路透社調查顯示,業界正在加緊採購或研發能夠抵禦嚴寒條件的無人機,北約國家獲取此類無人機的緊迫性也日益增加。挪威陸軍司令拉爾斯·萊維克說:“我們都必須趕上烏克蘭和俄羅斯。”

目前尚無各國軍用無人機機隊的全球公開數據,但萊維克說,烏克蘭戰爭讓莫斯科和基輔獲得了北約國家所缺乏的有關無人機技術的寶貴經驗。

康奈爾大學的無人機專家、聯合國和北約政策顧問詹姆斯·羅傑斯說,俄羅斯軍隊2014年就開始在北極組建無人機機隊,而俄羅斯在控制北方海航道(一條沿俄羅斯北部海岸連接歐亞的航道)的競爭中搶佔了先機。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公司旗下的扎拉航空集團已經推出了可適應北極極端條件的無人機。俄羅斯還表示,其遠程S-70“獵人”作戰無人機可在零下12攝氏度的環境中運行,並將被部署到北極。

無人機飛行員和專家稱,在接近冰點的溫度(8攝氏度至零下10攝氏度之間)下,無人機面臨的風險最大。螺旋槳和機翼上會形成一層薄冰,從而破壞空氣動力學性能。

專家稱,用於基本戰術偵察的最廉價的小型無人機價格可以低至3000美元,價格高的可以達到大約3.5萬美元。較大的機型更耐用,但價格也更貴。中型戰術無人機的飛行半徑通常可達200公里,價格在25萬至500萬美元之間。像飛機一樣運行的大型遠程無人機,每架成本可能超過2億美元。

許多較便宜的機型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買到,但烏克蘭戰爭顯示了它們在冬季的侷限性。北約的政策顧問、無人機專家羅傑斯說,北約國家希望在北極對它們進行更多測試。

在北歐,北約新成員芬蘭走在了前列。它使用無人機巡邏與俄羅斯的邊界,這是擬議中旨在保護北約東北側翼的“無人機牆”計劃的一部分。

芬蘭在2023年爲其軍隊原有的約250架老式無人機新增了2000架小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的法國製造商帕羅公司稱,這些無人機可以在零下36攝氏度的環境中飛行。芬蘭軍方說,它們已在北部的冬季演習中得到使用。

負責格陵蘭島及其周邊安全的丹麥北極聯合司令部目前沒有任何無人機。哥本哈根去年撥出27億丹麥克朗(約合3.81億美元)用於購買兩架可在北極使用的大型遠程無人機。哥本哈根本週說,將再購買兩架無人機。該國還預留了6000萬克朗用於購買小型無人機。

加拿大武裝部隊在電子郵件中說,加拿大海軍將購買24架具備冬季作業能力的中型無人機和40架小型無人機。加拿大武裝部隊目前約有150架老式中小型無人機在服役。

挪威說,將爲其規劃中的北極基地投資遠程偵察無人機。挪威2023-2030年採購計劃顯示,挪威還計劃到2030年爲其軍隊購買價值2500萬至4000萬美元的耐候型無人機。 (編譯/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