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路88號”開市!優農產品大集合,市民嚐鮮好去處

千龍網訊 (記者陳泫銘 張曉宇)在繁華都市的喧囂中,北苑路88號散發着獨特的田園魅力。這裡舉辦的北京優農特色農產品市集,3月22日開市,從此肩負起打響北京優農品牌、促進京郊農產品消費的重要使命。

走進市集現場,30餘個創意展位琳琅滿目,300餘款“京”字號農產品一一陳列,彷彿一幅生動的農業畫卷徐徐展開。奶黃瓜的鮮嫩、水果小甜椒的清甜、番茄的酸甜可口,讓86歲高齡的遊客朱先生連連稱讚:“我跟老伴兒真是撿到‘寶’了!”這些農產品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農戶們辛勤耕耘的結果,它們承載着京郊農業的特色與品質,吸引着往來市民的目光與味蕾。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市集突出‘更新鮮、更優質、更安心’主題,精選京郊應季品牌農產品集中呈現,讓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市民餐桌,旨在促進京郊農產品消費、展示北京農業新形象、讓市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市集也會緊跟時代步伐,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蔬菜水果的供應種類,持續吸引更多的優農品牌匯聚,不斷豐富市集的內涵與外延。”

在這裡,“第一書記”助農展位無疑最爲引人注目,吸引着衆多市民的目光。書記們不辭辛勞,輪流值守在這裡,親自爲農產品代言帶貨,助力農戶增收。開市當天,通州區潞城鎮楊坨村第一書記康革新早早來到了現場,她帶着本村的文創團隊一同亮相。摺扇輕盈搖曳,毛筆字畫韻味悠長,這些文創產品與周邊的農產品相映成趣,完美融合,彷彿爲整個田園披上了一層濃厚的文化外衣。

攤主各顯智謀 力保鮮度“爭分奪秒”

爲了確保農產品的新鮮度,攤主們可謂是各顯神通,確保農產品小時級鮮度,新鮮直達市集。昌平的草莓帶着清晨的露珠被精心採摘入筐,密雲水庫邊的西紅柿在山水靈氣的滋潤下飽滿誘人。市集上的所有蔬果均是在較高成熟度時完成採摘,採用產地直銷模式,爭分奪秒地在9:30前準時抵達北苑路88號市集的展位。

北京蜓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攤位負責人丁傑歆介紹道,週六於集市上售賣的水果番茄、小甜椒等農產品,皆是週五清晨採摘送往車間,在那裡進行分揀與包裝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包裝完成後的蔬果當晚並不會被送入冷庫進行儲存,而是讓它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再“沉澱”一夜,如此操作,可以使得這些蔬果的口感更爲出色。週六凌晨,載着新鮮蔬果的車輛從種植基地出發,跨越百餘公里的距離,將田間地頭的新鮮蔬果送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會嚴格把控在48小時之內,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蔬果的新鮮度與口感。此外,該公司還推出了三種小番茄,它們分別在夏、秋、冬季進行採收。儘管在不同季節裡這些小番茄的外形或許存在一定差異,然而其口感可以保持高度一致。憑藉這樣用心培育,公司得以爲消費者提供品質穩定的“時令鮮”小番茄。

北京三分地有機農場創始人劉女士表示,公司憑藉先進的數據平臺,實施按需分配資源的精準種植模式。他們深入瞭解會員顧客的需求種類和數量,科學安排定植產量和麪積,並在發貨時採用會員制宅配方式,確保顧客下單後能立即完成採摘、篩選和發貨流程。“早上下完訂單,下午就能收貨,咱們只配送北京市內,就是爲了保證新鮮。”

科技賦能 爲農產品插上“品質翅膀”

科技爲農產品的品質保駕護航。10餘家擁有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企業攜明星產品紛紛亮相市集。運用生態土壤改良技術,遵循自然生長規律,配合科學採收管理,歷經層層品控監管,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品質飛躍,爲消費者帶來了健康、安全的美食體驗。

北京竇店益生清真肉業有限公司攤位員工高先生介紹,他們對牛肉進行三天的排酸處理,雖然看似增加了成本,但這是打造口碑過硬產品的關鍵環節。

記者還留意到北京誠凱成柴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展位上標有“富硒”字樣的雞蛋,經瞭解得知,他們售賣的北京油雞雞蛋日常餵養的飼料均出自自有飼料廠。該飼料廠與科技公司緊密合作,在以玉米、豆粕爲主的飼料中添加科學配比的微量元素,使得原本就具有富硒特性的油雞蛋更具營養價值,爲市民的餐桌增添了一份健康保障。

據瞭解,北京蜓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擁有一定數量的母嬰羣體客戶。基於這一特點,公司嚴格運用綠色防控技術,在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上,着力提升其品質與口感。個頭稍大的番茄葉酸含量頗高,能夠很好地滿足孕期寶媽們的身體需求以及口味偏好。而對於孕婦生產之後的人羣來說,小甜椒則是絕佳的選擇。它富含維生素與纖維素,無論是作爲恢復期補充營養,還是減肥塑身時的零嘴,都十分合適。

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的劉女士表示,當年受到老鄉的啓發,察覺到人們對“吃健康菜”的需求後,便毅然投身有機種植領域,一干就是16年。在這期間,她不斷實踐、持續學習,始終堅持堅決不使用化學農藥和化肥,一直秉持着蜜蜂授粉、自然成熟的種植原則。

安全認證築牢餐桌安全的“綠色密碼”

“有機綠色”更是本次市集的一大亮點。市集上的優質蔬菜都擁有自己的“身份證”,買家只需輕輕掃描包裝上的承諾達標合格證,就能詳細瞭解到它的產地等一系列信息。這種透明化溯源體系,讓市民更是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竇店益生”的牧場,採用芯片耳環記錄牛隻的生長信息,實現了全程可追溯,精準把控肉牛的健康狀態和品質。中國農業大學在一些農場設立的“科技小院”,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機認證。

市井百態 買賣中的“人間煙火氣”

在市集裡,除了琳琅滿目的農產品,麪塑、火繪葫蘆、寵物蟹、花卉等展位前也是人氣鼎沸,充滿了趣味與生活氣息。集市東北角的咖啡屋和帶天幕的休息區,爲消費者提供了舒適的小憩空間。

攤主們也說,市集採用了模塊化、單元式的佈局,有效增進了買賣雙方的溝通交流,建立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對話的渠道。在網購盛行的當下,這種一對一的線下買賣過程顯得尤爲珍貴。賣家可以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及時瞭解他們的實際需求,靈活調整自己產品品類和經營方式;而消費者也能近距離觀察生產者,增強對產品的信任。

北京九魚種業有限公司攤位主營特色桌面寵物,包括從東南亞引進且在國內成功繁育的溪流蟹,以及宮廷12品金魚裡的丹鳳金魚。攤主邱先生向記者分享道,原本以爲光顧的顧客會以兒童或是年輕人爲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些簡單易養的桌面寵物,使得不少中老年人也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此外,在選購時,人們普遍更傾向於金黃色大蟹鉗的品種,寓意着“金(鉗)錢”“大(鉗)錢”,討個好彩頭。邱先生表示,此次首次出攤的經歷也將爲後續調整產品數量和培育方向提供十分有價值的參考,助力公司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市集以提振農產品消費爲核心,構建起一條從田間地頭直通市民餐桌的新鮮通道,將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直接送達消費者手中。“我就住在附近,週末閒逛至此,本以爲這只是個普通的京郊農產品市集,沒想到這裡的佈置和氛圍如此新穎獨特!”一位市民感慨道。“我今天是專程趕來的,逛了一圈後發現,這裡的水果蔬菜品質上乘、色澤鮮美,還有豐富的文創體驗產品可供選擇,商品種類十分豐富,完全滿足了我的需求。”……這種融合了“精緻露營風”主題的市集場景,贏得了衆多市民的讚賞與好評。

“北苑路88號”北京優農特色農產品市集是由市農業農村局、市園林綠化局、市商務局指導,市數字農業農村促進中心、市園林綠化產業促進中心等單位主辦。市集充分發揮了產銷對接平臺功能,邀請了衆多電商平臺和連鎖超市的採購商與參展商戶現場洽談合作事宜。據悉,今年市集還將進一步拓展京郊休閒旅遊資源推介、農業科普展示、農產品擂臺賽或品鑑活動等內容,致力於打造品牌地標市集,成爲市民近距離感受北京農業魅力的窗口和陣地。從3月22日起,市集活動將於每週六9:30準時與大家相約在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88號院內西側(五一、十一、春節除外)。讓我們一同前往,親身感受北京優農的獨特魅力吧!

(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