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論壇舉辦 業內共議“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之路”

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郭冠華)近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論壇以“光影傳薪,乘勢而上——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之路”爲題,從精品創作、人才培養及技術升級等角度深入剖析“高質量”之義,探討在新形勢下中國電影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當下,AI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對電影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北京電影家協會主席、導演黃建新認爲,電影人要擁抱新技術,“AI技術的發展極大降低了電影製作的成本,讓很多年輕創作者有了創作的機會。”但他同時表示,雖然年輕創作者可以通過AI技術來完成獨特表達,但卻無法實現創作上的更高境界,“這種境界是在拍攝現場導演和演員激情碰撞後產生的火花,是AI技術無法達到的。”

“中國電影要想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除了要有像《哪吒之魔童鬧海》這樣的現象級作品外,還需要一大批能真正經得住時間檢驗的優秀作品。”黃建新說,“這需要中國電影人真正靜下心來創作,持續努力,久久爲功。”

在當下社交媒體上,很多網友喜歡“倍速”觀看電影片段。在演員顏丙燕看來,只有演員的表演提供足夠密度的信息量,才能引發觀衆共鳴,“有部分年輕演員在演戲時是‘完成型’的,他們可以哭,可以笑,長得也很好看,但是表演不生動,這導致觀衆在看的時候可以‘倍速’地看,就像是看故事大綱一樣。”

“只有演員給予角色更多內涵,纔會有創作熱情;有了熱情,演員心裡的花兒開了,觀衆自然就會聞到花香了。”顏丙燕期待,年輕演員能夠多體驗生活,潛心拍好每一部作品,“如果只把當演員看作賺取名利的渠道,那是做不好的,這份工作需要一個人把心裡的東西呈現出來給觀衆看。”

在《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導演薛曉路看來,近幾年,女性題材電影呈現出新特色,涌現出一批兼具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的佳作。“女性創作力量持續提升,這些作品勇敢地探討了生命、生存等嚴肅主題,她們的努力值得被看到。”薛曉路說。

薛曉路從女性電影的角度提出,電影高質量發展要求創作者以勇敢姿態從外部世界找突破、挖題材,同時保持真誠的內心,積極尋找拍攝電影的獨特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