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山區總雨量上看1100毫米 估豪雨還要下3天
▲氣象署資深預報員官欣平。(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低壓暖溼空氣加上東北季風冷空氣交會輻合,北部和宜蘭出現較大雨勢,其中臺北市擎天崗雨最多,2天內累積降雨已破800毫米。氣象署預測,明天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山區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雨勢趨緩時間點落在光復節連假週五晚間到週六後。
中央氣象署資深預報員官欣平指出,從昨天至今日下午2時的降雨累積分佈顯示,雨勢主要集中在桃園以北至宜蘭一帶,降雨呈現紫色區域,累積雨量達200至300毫米,基隆北海岸數值更高。這兩天降雨表現上,以臺北市陽明山擎天崗累積雨量已超過800毫米,爲全臺最多。
官欣平說,觀察今日降雨分佈,主要仍集中在北海岸與臺北山區,日累積雨量接近400毫米;但平地或其他地區的降雨則明顯減少。目前降雨型態與前兩天不同,早期降得又急又猛,現在則屬於長時間累積的高降雨,而臺北山區每小時仍有36至46毫米的降雨,其他地區較緩和但降雨持續。
▲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今天主要降雨帶仍集中在雙北地區,有別前兩天降雨又急又猛,除北市外,其他地區雨量爲長時間累積,風向帶動強降雨雲系侷限雙北,宜蘭偶有一波強降雨,後續除了大臺北與新北山區外,宜蘭山區也是觀察重點。
隨着低壓環流往南移動,加上東北季風冷空氣南下,低壓帶暖溼空氣往北,造成臺灣附近出現輻合現象,低壓流帶動風向加強東北風效果,水氣不斷輸送至北部地區,隨着系統逐漸南移,降雨區有宜蘭山區或往東、向南擴展的趨勢。
向
▲環境風場。(圖/氣象署提供)
根據12小時定量降水預報,今天白天至明天清晨,主要降雨仍集中在雙北山區與宜蘭山區、基隆北海岸,今晚開始到明天東側低壓開始移動,明天降雨將逐漸延伸至宜蘭、北花蓮山區,甚至到花蓮其他區域,桃園以北至花蓮都是要留意降雨的範圍。
官欣平表示,根據雨量預測豪大雨分佈地區,基隆北海岸、新北市山區、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山區爲大豪雨趨勢;豪雨特報則涵蓋雙北其他地區、宜蘭、桃園及新竹山區。未來24小時至明日下午2時降雨趨勢大致相同,北海岸將出現豪雨,雙北山區與宜蘭山區落在大豪雨警戒範圍內,24小時雨量上看350毫米。
官欣平指出,目前臺北山區尤其是擎天崗雨下最多,累積雨量已達800毫米,未來總雨量預估可達800至1000毫米,新北及宜蘭山區總雨量也可能落在800至1100毫米之間。
▲降雨和風浪預測。(圖/氣象署提供)
後續天氣方面,官欣平表示,明天仍受低壓帶及東北季風影響,桃園以北及宜蘭可能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尤其是北海岸、大臺北與宜蘭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週四至週五爲東北季風主導天氣,低壓往南移動甚至消散,不過迎風面新竹以北山區及基隆、宜蘭地區仍有大雨或豪雨機率。降雨明顯趨緩的時間點,預估將落在週五夜間至週六後。
除降雨外,強風與巨浪也要留意,目前全臺多地觀測到強風,新竹至彰化沿海風力最強,平均風速達9級、陣風上看11級,離島亦出現相同等級風勢。氣象署提醒,陣風達11級要避免戶外活動;8至9級風則會造成行走或騎車困難。
浪高方面,北部海面包括富貴角、龍洞等地已觀測到5至6公尺浪高,局部區域更達7公尺,中部以北至澎湖亦有浪高超過3公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