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源亮相第十屆軍博會:信源密信+AI基座“雙螺旋”,引領軍事智能化安全新範式
5月15日至17日,由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指揮控制大會|第十屆中國(北京)軍事智能技術裝備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作爲軍隊和軍工行業應用主力軍、中國信息安全領域龍頭企業的北京北信源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信源”)受邀參展,集中展出多款核心安全產品及解決方案,創新成果備受各界矚目。
“終端安全基因”貫穿企業文化
打造軍工通信安全利器“信源密信”
從曠日持久的俄烏衝突到近期引發全球熱議的印巴戰爭,信息戰和通信技術對抗成爲決定戰局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情報的泄露、通信的中斷都可能成爲致命弱點。在這些國際衝突的背後,一個共同的需求凸顯出來——對高度安全且穩定的通信系統的迫切需求。
北信源主打的信源密信正是這樣一款能夠滿足軍事通信需求的戰略產品。該產品作爲全軍自主辦公統一即時通信軟件,擁有完整的安全資質,具有自主研發、安全保密、統一管理、全生態應用等諸多優點。
在展會現場,北信源董事長助理兼行業拓展部總經理李曉宇重點介紹了信源密信81版,這是給軍隊量身打造的一款產品。目前該產品已全面推廣到全軍各個使用場景中,如軍隊指揮作戰場景、B帶寬衛星指揮作戰場景、艦載通信場景、雲邊端協同作戰場景、載人航天物資管控以及衆多的辦公場景等。隨着81版信源密信滿足衆多軍用單位的使用需求,公司目前已服務於十餘箇中央軍委總部機關、五大戰區,以及三大軍委直屬高校和各部隊下屬高校。發展前景極具想象空間。
李曉宇詳細闡述了信源密信在黨政軍企等領域裝機量穩步上升的深層次原因。他表示北信源在代碼和內容監控上有着非常完善的自身質量管理體系,高頻率對自身的代碼進行監控和掃描。此外,北信源也是國內漏洞安全和境外對抗漏洞挖掘的重要支撐企業。其具備的強大的漏洞挖掘能力,使得北信源會對自身軟件進行相關防護和驗證,爲信源密信的安全防護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說技術上的過硬實力是信源密信獲得廣泛應用的底氣,那麼終端安全基因則是北信源的靈魂和企業文化。
據李曉宇介紹,北信源創始人、董事長林皓出身軍工科研機構,科技創新與終端安全一直紮根在他的整個創業過程和公司的經營狀態中。創始人的軍工底色定義了企業DNA,並始終帶領團隊從代碼底層構建安全防線,爲軍工科技領域構建了覆蓋全生命週期的質量管理體系。
信源密信不僅僅是技術中心軟件,也是協同辦公平臺及協同開發平臺,它能夠提供標準的SDK接口和DDL接口,實現“人-系統-裝備”的高效聯動,切實解決軍工單位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溝通難、協同難、組會難的多重難點,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通過跨網互聯技術,信源密信有效解決了原先各單位只能內部溝通而無法全軍便利互聯互通的問題,使全軍通聯變得穩定安全且更加便利和快捷。
通過信源密信,軍隊能夠更高效地整合資源,實現信息共享與協同作戰,爲軍隊和軍工行業安全貢獻紮實的力量。
AI賦能:打造推動軍隊決策與協同智能化新範式
在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當下,北信源科技創新腳步不停,正以“信源密信+AI”爲核心戰略,構建起覆蓋高安全通信、智能應用場景與全球化市場的全新版圖。
“信源密信安全AI基座”是北信源自主研發,高安全、多模態融合的AI集成平臺,集成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爲用戶業務系統提供私有化、安全的AI服務。該AI基座具有動態加密與數據主權保障、多模態AI融合等技術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信源密信安全AI基座還具備開放生態接口,在提供統一標準化接口的情況下,可降低第三方應用的AI接入門檻。
當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正在重塑戰爭形態,軍事智能化已成爲大國戰略博弈的核心領域。可圈可點的是,“信源密信安全AI基座”在軍事智能化領域同樣實現了多場景深度融合,爲軍隊作戰安全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隨着信源密信的廣泛使用,其低端代碼開發平臺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發。基於百餘個使用單位爲信源密信提出的更爲個性化的使用場景需求,藉助需求功能的不斷優化和改進,北信源圍繞信源密信衍生出幾十款軍事應用,併成功服務於各個地方部隊和各個軍委總部機關,滿足了他們的辦公、指揮、訓練等衆多複雜的需求,得到了用戶的一致認可。”李曉宇說道。
在軍事智能化應用方面,北信源推出了“軍事園區立體防控系統”——針對現代軍事園區安全管理需求設計的智能化安防解決方案,被譽爲軍事園區安管“智慧大腦”。從李曉宇的介紹中得知,軍事園區立體防控系統是參照俄烏戰爭、巴以戰爭等作戰場景,全力進行戰時的軍事園區重點防控。這是一整套基於信源密信對人、車、物、武器、低慢小等設備進行授權管理的防護體系。
具體來看,軍事園區立體防控系統可分爲安全防護體系、安防中臺管理體系、物聯網平臺管理體系和數字孿生展現,以及跨網安全數據交互等。其能夠將辦公網和安防網符合安全管理規定有機地結合起來。爲方便參觀者理解,李曉宇以部分高端管理設備舉例,如太赫茲人體成像檢測設備專門越用來防護人體炸彈;智能X光物品檢測設備則用來防護夾帶非法產品。而人臉識別檢測閘機和毫米波人體成像檢測設備現在在機場等地已經通用。經過上述這些設備的層層防護,可有效確保軍事園區出入人員的軌跡以及人員授權的安全性。
在北信源的T010展位,引起公衆關注的拳頭產品不勝枚舉,如“作戰數據防泄漏體系”,該體系融合數據安全泄露防護、網絡流量監控、API審計、數據庫審計脫敏等系統。構建以身份爲入口、數據爲核心、權限爲邊界、行爲爲監測對象、策略爲管控手段的五維聯動防禦模型。
據李曉宇介紹,該體系可追蹤何人在何時接觸到作戰數據,並能判斷數據接觸程度等。“一旦泄露到外網如何溯源、由哪個人利用什麼手段,藉由哪臺機器泄露都可以通過這套體系進行防護和抓取。”此外,“作戰數據防泄漏體系”的日常態勢,如使用頻率、使用人羣都可以全景展現在大屏上,爲數據防護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提供支撐。
“無人機視頻採集系統”作爲一款輕量級APP,以自主研發的信源密信爲核心通信底座,可集成至信源密信工作臺,實時接收無人機傳輸畫面。同時支持對多個無人機的監控,支持多路畫面顯示。該系統可對接無人機指揮管理系統並將無人機的各項數據匯至信源密信數據中臺,便於集中統一管理。
“無人機視頻採集系統”以“自主可控+全鏈路安全”爲核心,打造立體化作戰支持體系。採用先進的圖像傳感器和智能算法支持超高清分辨率成像,能夠捕捉細膩入微的圖像細節,爲軍事偵察提供高質量的圖像資料。這種高效的通信與偵察能力,極大地提升了軍隊在複雜環境下的作戰效能,成爲智能化作戰的重要支撐。
“雲-邊-端”協同和“去中心化”技術通信系統是專爲軍隊作戰進行使用。若戰時一旦服務器管理端被打掉後,作戰人員可以就近自動進入下一個管理端進行作戰指令發佈和執行。該系統在一線部隊具有廣泛使用。北信源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科技突破,打造了一款去中心化的即時通訊,下一步將在軍方作戰場景中進行廣泛推廣階段。
北信源的軍用密信產品不僅在於技術層面的國產替代與智能化創新,更在於其將安全能力轉化爲作戰效能的實踐路徑。
“科學家式”釘子人精神:以用戶口碑引領廣闊市場前景
在商業世界長河裡,企業若想真正穿越週期贏得長期價值,往往需要兩種力量的結合:一是如科學家般對技術的極致專注,二是如釘子般深扎用戶需求的定力。北信源正是將這兩種特質融爲一體的典範——以“科學家式”的嚴謹創新爲矛,以“釘子人”般的深耕精神爲盾,在信息安全領域開闢了一條“技術驅動口碑,口碑反哺市場”的獨特路徑。
李曉宇表示,北信源的“科學家式”基因始於創始人林皓的軍工科研背景,更根植於企業近30年的技術積澱。這種精神並非停留在口號,在不斷夯實自身信息安全領域地位的同時,北信源始終將用戶需求放在首位,通過深入瞭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和痛點,不斷研發出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基於我們的戰略產品信源密信繼續去開創,比如無人機的管控指揮作戰、全量的安全數據防護體系建設等在軍隊進行推廣,給更多的軍隊和解放軍的戰士提供服務。”
如果說科學家精神解決了“技術從哪裡來”,那麼釘子人精神則回答了“價值到哪裡去”。北信源深諳一個道理:在軍事領域用戶不會爲概念買單,只會爲真實解決問題的能力付費。而真實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在一個企業對投入研發的力度上。北信源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確保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身爲公司董事長,林皓始終帶頭在科研第一線堅持科技創新,且公司全年研發投入佔比穩定在30%以上。在資金與人員上的捨得也讓北信源在用戶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未來公司的高端科研人員仍會不斷增加,研發力度還要加大。“後續要讓我們的科技人員不斷去涉獵國內還有國際頂端的一些使用場景和科學技術。”
據悉,僅在軍工信息安全系統的應用上,北信源每年可達上億元銷售額。而且目前公司的用戶羣體正在爆發式增長,後續信源密信還會配合很多軍事項目或政府大型項目,其市場前景不可量化。
以技術密度創造代差優勢、以口碑密度構建生態壁壘、以價值密度重塑產業邏輯。北信源的成長邏輯本質上是一場關於“長期主義”的實踐——用科學家的眼光選擇難而正確的路,用“釘子人”的韌性將路走成坦途。當行業沉迷於追逐風口時,它選擇深挖技術護城河;當市場熱衷於營銷炒作時,它選擇讓用戶口碑自然生長。
用戶心中的豐碑,纔是企業最穩固的基石。北信源始終踐行着這個最樸素的商業真理,並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