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們寵了4年的大學室友,工作後被孤立了
畢業後,大學室友們各自歸位。
即使之前無話不談,畢業後都默默地選擇了不聯繫, 其實保持4年的和諧相處已經是大家最禮貌的本分。
因爲我們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只不過是選擇同專業被分配到了同一個宿舍而已,從大家的消費觀,平時的交友就能看出彼此家庭背景的差異。
其中兩位家裡都開有公司,父母早已爲其安排好出路,她們只需按照那條軌道走,就已經拿了一份別人爭取不到的鐵飯碗。
還有一位是社交小能手,大學期間參加了各種活動,她畢業後準備創業或者加入朋友的公司。
還有兩位技能加身,只要選擇本專業的就業方向,工作也不難找。即使換了行業,想必通過她們的努力也會做出一番成績。
而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家裡開公司中的一位。
畢業後,她被父親直接安排進入了一家擁有國企性質的公司,工作內容簡單,更多的是重複性操作,這個崗位有她沒她都行,但不用擔心失業這個問題。
就如同一個花瓶,即使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擺在那裡,就會讓人賞心悅目,有一定欣賞的價值。
這位同學美麗善良又大方,但就是學習不進腦子,大學4年打了4年王者。
想考會計證書,書籍買了一大堆,但也就是想想而已,並沒有付出任何實質性的行動。
怕吃苦,怕幹活,怕勞累,這樣一看,父親給她安排的工作再適合不過,而且在外人看來,國企性質的公司光鮮亮麗,還不用通過任何考試以及面試流程。
她從小就是一位被寵大的公主,大學期間大家也都寵着她, 因爲她自理能力實在是太差了。
不會套被單,打一個電話,她媽媽下午就來了。
新買的杯子不會洗,擔心有毒,打一個電話,她媽媽就來了。
她沒有洗過衣服,也不會洗衣服,每次衣服穿髒了就直接揹回家或者直接扔掉。
她媽媽總是時不時地來學校,幫她整理牀鋪,給她帶來換洗衣物,所以我們都認識了,她也擁有一位美麗善良又大方的母親。
她好似母親的複製品,無論是從說話方式,還是外表相貌。
同學做過最累的活兒,可能就是從宿舍走到教室。
但是她脾氣很好,說話溫柔,也很樂於助人,雖然每次都幫不上什麼忙,甚至還會幫倒忙。
我每次面對她的主動幫忙,都會不知所措,心想完了,這回要解決兩個麻煩了。
大學是父親給她選的,專業也是家裡給她選的,她不用擔心找工作的問題,所以大學期間一直在談戀愛,甩了一個又一個。
工作上她不用擔心,有她父親; 生活上不用擔心,有她母親; 交友上也不用擔心,她還有一位雙胞胎姐姐。
我以爲畢業後的這些年,她過得很好,起碼在她的圈子裡。
直到上個月,她主動聯繫了我,她說有些委屈不知道該與誰說,突然就想起了我,這位下鋪的姐妹,於是我就成了她的傾訴對象。
我只知道她就業了,卻不曾想畢業後一年她就結婚了。
對方是家裡安排的相親對象,是一位父母認爲穩定且穩重的老師。
按照同學的說法,她對這位相親對象並沒有太多感情,只不過是父母滿意,兩個人結婚之後生活也是平平淡淡,沒有任何激情可言。
同樣的,家務活是對方全包,她依舊可以做自己的小公主,只不過公主多了些心事,因爲工作上她感覺自己被孤立了。
她們一個部門一共有三個人,被安排在一間獨立的辦公室,那兩位都是比她大10歲左右的離婚婦女,吃過生活上的苦,情感上的虧。
面對她這位走後門的小公主,難免會有些意見,再加上同學不會主動與人打交道,就被她們披上了高冷的帽子。
久而久之,她變成了辦公室裡的透明人,她也想過拉近關係,主動買零食分給那兩位,誰知對方並不領情。
相對於和諧相處,她們選擇了吐槽加遠離,可能是陷入了三個人的魔咒吧,總要有一個人要負擔前行。
所以同學跟我說: 她被孤立了,很抑鬱。
能不抑鬱嗎?工作是父親安排好的,另一半是父母選定的,她過的無憂無慮,但也全然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一直在父母爲他安排好的軌道中行走,一旦偏離了方向,父母就會如臨大敵,想方設法地將她擺正姿勢,繼續前行。
父母只知道是爲了她好,可是卻從未問過她喜不喜歡,願不願意。
她有翅膀,但不會飛翔,一直在父母的庇護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跟父母說明想要離職的想法,誰知卻被父母強烈的干預,直到她提都不敢提。
父母說那是她的問題,要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逃離。 可是有些地方,有些人,選擇離開纔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所以同學來問我,應該按照父母的話繼續走,還是選擇重新找一份工作?甚至是重新選擇一份婚姻。
她不敢,她害怕,但又不甘心,所以習慣性地問我的意見。
可能大學期間,我爲她做了太多的抉擇,包括幫她完成作業,處理人際關係等。
可是現在,我不敢給出意見,不確定我的意見和她父母安排的路相比,哪個更適合她,而且我也不想幹預他人的人生。
離開了這家公司,她還能找到這麼悠閒又賺錢的工作嗎?
她什麼都不會呀,之前可以找曖昧對象幫忙,可結婚之後只有一位工作繁忙的教師丈夫,哪裡顧得上她雞毛蒜皮的小事。
如果不離職,對於同事之間的相處之道,我也挺迷茫的,同學本就是走後門的人,她工作內容簡單,就說明有其他同事爲她分擔了。
不僅如此,工資又拿得高,那兩位同事帶頭孤立她,似乎是正常的劇情發展。
最後我只對同學說了一段話: 我給不到你任何實質性的幫助與建議,我能說的就是可以按照你想要的來,只要不後悔就行。
在你確定自己能夠脫離父母的掌控,還能過得很好的前提下,可以追求你想要的自由。
如果凡事只是想想又不努力,又不行動,你是真的想自己打拼,還是對現階段的不滿。
結果同學說,父親就是她的榜樣,她想要成爲父親那樣的人。還有,現在的老公對她挺好的。
聽到這裡,我似乎覺得家裡爲她安排好的一切都是對的,她連思想都沒有獨立,還妄想什麼換條道路重新出發呢?
他們一家其樂融融,有背景,有資源,有人脈,我但什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