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影視音園區有廠商願投標? 文化局:需經過「這項」纔算得標

北投影視音園區歷經多次流標,文化局在施政報告中寫到預計能於114年招商、115年簽約。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北投影視音園區歷經多次流標,昨北市議會開議,施政報告中指已有1家申請投標,預計能在民國115年招商。文化局說,雖然申請投標,但依促參法仍要相關公告評選,有意投標纔算完成。北市議員陳賢蔚認爲,樂見市府透過修正產業比例,提供更大誘因吸引業者投入經營北投製片廠園區。

北投影視音園區過去以拍攝軍事電影爲主,更曾是日本時期「臺北州競馬場」及國民時期「政治幹部學校」所在,有着濃厚的軍事歷史,直到1995年停拍後,空間閒置至今。北市府在2014年向國防部有償撥用,卻歷經多次流標。

北市文化局施政報告指出,市府出資修復歷史建築,在民國113年先行規畫歷史建築的ROT招商作業,其餘基地評估辦理都市計劃變更,調整影視音產業面積比例後再行招商。同年6月已有申請人提出歷史建築ROT規畫構想。

文化局指,市府審查納入政策公告,於113年12月13日至114年3月13日辦理ROT案政策公告,在114年2月辦理招商座談會,聽取業界意見以作爲推動的參考。截至114年3月有1家申請人投標,於4月30日初審通過,6月4日辦理公聽會。預計能於114年招商、115年簽約。

文化局副局長劉得堅補充,目前北側的歷史建築已修好,雖然有1家得標,但仍要進行後續相關公告、招標評選,若該提案廠商有投標並通過評選,纔算是得標;預估目前時程會按照施政報告上的時間完成簽約。

陳賢蔚認爲,北投製片廠先前受制於影視音產業使用比例限制過高,並未成功標出經營,閒置地方多年,更有在地居民建議變更爲提供市民使用的相關訴求。他樂見市府透過修正產業比例,提供更大誘因吸引業者投入經營北投製片廠園區。

陳賢蔚說,不僅要保留及推廣北投影視音產業的文化歷史,更可以提供現在自媒體等衆多影視音從業人員使用,達到物盡其用的可能。

陳賢蔚也說,地方居民則希望營運廠商必須提供鄰近里民參與相關活動、使用相關場地的回饋及優惠,期待廠商能提出完整及優質的構想,達成文化推廣保存、促進影視音產業發展及活化地方活動空間等三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