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桃國小音樂班 連5年缺額
少子化下,再加上未來職涯考量,近幾年音樂班招生情況大不如前。圖爲音樂班上課情況。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音樂術科報考人數下滑,但實際上,早在國中小開始,音樂班招生情況就已不若從前。以臺北市、桃園市等國小音樂班爲例,已連續五年無法招收足額學生,家長認爲,投資在音樂的時間與金錢,對於未來職業的前景,似乎沒有科技業的蓬勃,因此很多人轉而選擇留在社團學習就好。
以臺北市一一三學年度國小藝術才能音樂班爲例,敦化、福星和古亭三所國小音樂班原訂每班收廿五人,僅卅五人報考,即便全部錄取,也不到原定總量七十五人的一半。
至於國中也不樂觀,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九學年度音樂班總數還有五七七三人,但到了一一二學年度,僅剩五五二○人。
北市古亭國小校長邢小萍表示,其實早在其他縣市,音樂專班人數已大幅下滑,各個音樂班不到十人,去年臺北市國小音樂班聯招竟僅卅多人報名,而古亭國小音樂班報到後,三年級僅招到九人。
臺北市福星國小校長黃耀農表示,音樂班的課程有主修、副修、樂團訓練、視唱聽寫樂理、合唱等各項共同課,相較於普通班學生來說,平常除了完成學科作業外,還需練習主副修至少一點五小時以上。很多家長會傾向不考音樂班。
桃園市西門國小校長王博成表示,學習音樂需購買樂器、支付課外課程費用,許多家庭可能無法負擔,在經濟不景氣時更加明顯,音樂生涯發展不確定也是關鍵。
臺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馮靖評,選擇讓目前十二歲的兒子在家自學,未來打算報考大學音樂系。馮靖評說,音樂班的學生「競爭性」比較強,非音樂班的學生「競爭力」比較強,兩者都能創造音樂實力,只是前者較能短時間見效,後者則是長時間見真章。據她目前瞭解的南藝大音樂系狀況,非音樂班、音樂班、自學生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