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鎖免怕!YouTube開放「二次機會」計畫 遭永久停權創作者有機會重新建立新頻道

YouTube宣佈將啓動一項試行計劃,允許部分先前因違反社羣準則而遭永久停權的創作者,有機會重新建立新頻道,形同爲爭議創作者提供「第二次機會」。

這項新措施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 近期向美國衆議院司法委員會承諾後的具體行動。當時Alphabet表示,將考慮恢復部分因COVID-19新冠疫情與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散播相關錯誤資訊而被封禁的頻道。

如今,YouTube進一步確認將讓「部分符合資格的創作者」申請重新建立新頻道,但未明確說明評選標準或名單。

YouTube在聲明中指出,這項「重新申請建立頻道」的試行計劃,將逐步向部分創作者開放申請。官方強調,並非所有遭停權帳號都具備資格,審覈將根據創作者過往違規的嚴重程度、持續性,以及其行爲是否對平臺社羣造成傷害等條件進行判斷。

此外,因版權侵權而遭封鎖的創作者將不在申請範圍內。

YouTube同時強調,即便獲准迴歸,創作者也不會被恢復原有頻道或訂閱數,而是必須從零開始重新建立新頻道,重新累積觀衆與內容。YouTube表示:「我們將在接下來數月內逐步開放申請,並且在過程中審慎審覈與調整,確保平臺生態維持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公告雖未直接提及疫情與選舉相關內容政策,但顯然與美國國會近期對科技公司審查與言論自由的壓力有關。先前,YouTube在疫情期間曾大規模下架散播錯誤資訊的影片與帳號,成爲政治爭議焦點。

不過,YouTube的「重返平臺」政策仍顯模糊。與上個月Alphabet提交國會文件時明確承諾口吻相比,這次公告的語氣明顯更爲保守,顯示YouTube在開放尺度上仍維持一定解釋的彈性空間。

目前,部分極右翼人物如主張白人至上主義、厭女及反猶太主義的美國政治評論員Nick Fuentes,以及美國右翼電臺主播、電影製片人Alex Jones都曾在相關消息曝光後嘗試在YouTube重新建立頻道,但隨即再次遭移除,顯示即便新政策開放,YouTube仍將保留嚴格的審覈與內容管控機制。

隨着社羣平臺在內容審查與言論自由之間持續尋求平衡,YouTube此舉既被視爲迴應政治壓力的策略性讓步,也可能爲未來平臺治理模式帶來新變化。對創作者而言,這項「二次機會」計劃或許象徵重新開始的可能,但對YouTube來說,如何防止歷史重演,纔是這場試驗的真正考驗。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