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處奪亞洲水獎2大獎 管網改善、智慧供水受肯定

第3屆亞洲水獎23日晚間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榮獲「水務公司卓越獎」及「年度跨境合作水務專案獎」2項大獎。(北水處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第3屆亞洲水獎23日晚間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榮獲「水務公司卓越獎」及「年度跨境合作水務專案獎」2項大獎。北水處表示,今年以長期穩健管網改善、跨域供水支援及數位科技創新3大主軸的「供水管網改善及管理計劃」,還有汰換老舊管線將漏水率降至7%,省下水量支援新北、桃園及新竹科學園區等地用水的「跨域合作」獲國際認可。

北水處說明,「亞洲水獎」由「Asian Power」雜誌主辦,旨在表彰亞洲地區水資源領域事業的創新與開創性成就,爲水資源管理的區域性指標獎項,該獎項重點表揚創新方案、永續實踐與卓越績效,併爲水資源產業提供成果展示與交流對話的平臺;今年北水處以長程計劃改善成果的長期穩健管網改善、跨域供水支援及數位科技創新3大主軸,脫穎而出,獲得國際評審團一致高度肯定。

北水處今年以「供水管網改善及管理計劃」、「跨域合作」獲國際認可。(北水處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北水處強調,隨着管網全面改善,北市自來水系統已更加堅韌,能有效降低旱象對市民用水的影響。(北水處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臺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前往松智路視察自來水管網改善施工現場,對北水處持續推動老舊自來水管線汰換、有效降低漏水的成效表示高度肯定。(北水處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北水處表示,自來水管網是攸關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礎建設,穩定供水與良好水質更是市府施政的重點,北水處多年來採用延性鑄鐵管(DIP)與不鏽鋼管(SSP)等先進優良管材,系統性汰換老舊管線,自2006年起已累計汰換超過2800公里的管線,年修漏案件由1萬1283件降至2156件,降幅高達81%,有效降低道路開挖與民衆不便。

爲延續改善成果並邁向智慧化管理,北水處啓動未來10年的「供水管網改善及管理精進計劃」,將投入150億元持續汰換老舊管線,並將導入AI智慧科技結合環境永續與氣候調適理念,推動管網智慧管理,目標於2034年完成1300公里老舊管線汰換,將漏水率降至7%,不僅珍惜水資源,更將節省下來的水量擴大支援新北、桃園及新竹科學園區等地用水,跨域合作,讓水資源發揮更大整體效益。

北水處指出,市長蔣萬安日前前往松智路視察自來水管網改善施工現場,對北水處持續推動老舊自來水管線汰換、有效降低漏水的成效表示高度肯定;北水處預計於2025年底將漏水率降至10%以下,每日平均供水量較2005年減少約58萬噸,年省相當於一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顯著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北水處強調,隨着管網全面改善,北市自來水系統已更加堅韌,能有效降低旱象對市民用水的影響,本次亞洲水獎的肯定,給予水處持續推動管網改善工程鼓勵,未來將在確保工程品質與進度,同時兼顧交通順暢與環境維護之下,爲市民打造更穩定、高品質的供水系統,守護市民用水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