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週三、週六2波鋒面恐伴強降雨 北市府籲:自主防災

本週將迎兩波鋒面,易伴隨強降雨,北市水利處在各抽水站進行整備作業。圖/北市水利處提供

北市水利處今指出,本週將有兩波鋒面接力影響,天氣不穩定,週三4月9日將迎來首波鋒面,容易伴隨強降雨發生,週六4月12日第二波鋒面抵達,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降雨較明顯,爲預防豪雨水患,已針對各抽水站進行整備作業,因應鋒面可能帶來的強降雨。

水利處也提醒民衆3件事「要清空水溝蓋板上方、要有人員裝設防水閘門、要隨時接收水情資訊」,市民除了自主防災外更需配合科技防災來進一步防止災害造成。

水利處指出,首先要清空住家附近水溝蓋板上方,保持水路通暢,水溝蓋上常見的阻礙物包含盆栽、腳踏墊、塑膠板和樹葉,大雨來襲時,會讓雨水排不進水溝,造成路面積淹水現象。

第二步,在建築物停車場及一樓住家等出入口,及時設置防水閘門(板),短時強降雨的發生,很容易就超過了雨水下水道設計的保護標準,時常淹進一樓住家或地下室,而裝設防水閘門(板)才能在暴雨來襲時,第一時間自我保護,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

第三步,要及時接收資訊,可下載「臺北市行動防災APP」掌握第一手水情,能快速查詢雨量、河川水位、下水道水位、抽水站運轉狀態等各項即時資訊,隨時接收最新的防災資訊。此外,市水利處的官方LINE-「戀戀水綠 臺北水利」 具備「水情資訊查找服務」功能,能提供雨量、河川水位、雨水下水道水位、抽水站狀態、積水點查詢等功能,協助市民朋友從多方管道快速獲得水情相關資訊。

水利處表示,極端降雨的發生強度與頻率漸增,且極端降雨難以有準確的預報,常常一個午後雷陣雨就造成積淹水等情形發生。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都有其上限值,當發生降雨強度超越公共排水設施設計保護標準,便會帶來積淹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