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忠孝東路 一路多規 挨批罔顧機車路權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李明賢質疑,整條忠孝東路有的區段開放機車可行駛內線、不用強制待轉,但有的路段卻完全禁止,形成「一條道路,多個規定」。(丁上程攝)

機車平權意識擡頭,但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臺北市內光是一條忠孝東路,從臺北車站、中山北路到南港段共被分成6塊,有的區段開放機車可行駛內線、不用強制待轉,但有的路段卻完全禁止,形成「一條道路,多個規定」,讓機車騎士無所適從。北市交通局表示,會盡快檢討整個路段,儘量朝一致化方向規畫。

李明賢表示,臺北市忠孝西路經過多個機車路權團體爭取後,交通局終於開放夜間時段可行駛機車;至於忠孝東路部分,從3段到7段則是「一條道路,多個規定」,有的部分禁止機車行駛於內線,並且強制機車待轉,但有些區段未禁止機車行駛內線,也可以直接左轉。

他舉例,忠孝東路6段靠近南港車站CITYLINK地區,原先會勘時交通局同意塗銷內線禁行機車的標線,但道路銑鋪之後,標線又重新繪回去,還把責任推給廠商或業務交接疏失,「這不是理由,對道路平權、機車路權,北市不能走回頭路。」

李明賢強調,交通部從前部長王國材到現任部長陳世凱,都曾允諾3線道以上的道路會逐步開放機車行駛於內線道,並且不會強制機車一定要透過待轉格才能左轉;臺北市則從前市長柯文哲任內,到現任市長蔣萬安也數次對外允諾會推動全市3車道以上開放機車免強制待轉,但至今免待轉處僅121處,且開放數量逐年減少。

交工處長張建華說,廠商施工有違反合約規定,會依合約來處理;政策方面,北市會因地制宜來做,推動的政策不會變,過程中的一些細節仍有努力改善空間,會加強管控。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道路平權大家都有共識,只要在安全情形下,會朝此方向來做。

交工處工務科長林佳睿表示,考量市區部分路段臨停需求較高、公車停靠進出頻繁,或是專用道起迄端變換車道等因素干擾,採個案評估是否開放3車道以上道路內側開放機車通行,並一併檢討開放機車直接左轉,忠孝東路6段及7段今年已取消內側禁行機車管制措施,目前正檢討取消機車二段式左轉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