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議員出缺8席 歷年新高
臺北市議會出缺8席議員,民進黨14日在臺北市議會表揚資深黨員,不少有意爭取提名的新人皆出席爭曝光。(徐佑升攝)
2026地方選舉各黨派進入備戰狀態,臺北市議會出缺8席議員創下歷年最多,新人紛紛摩拳擦掌爭取出線,尤其民進黨新人近來更是動作頻頻。不過,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14日保守表示,將以現有席次數提名;國民黨以席次過半爲目標;民衆黨則盼6選區都有1席議員。此外,行政院副秘書長阮昭雄認爲,市長人選提名「宜早不宜遲」,儘快提升士氣。
臺北市議員應選61席,分8個選區,其中第7、8選區爲平地、山地原住民議員,民進黨昨在議會表揚資深黨員,由於明年選舉議員空缺多達8席,已有綠營新人「鴨子划水」低調佈局,黨內派系競爭白熱化,較藍白陣營更加激烈,不少欲挑戰議員的新人皆出席搶曝光,甚至擔任主持人,讓現場添增選戰氣氛。
浮出檯面的綠營挑戰者,包括中正、萬華康家瑋;松山、信義郭凡及前議員呂瀅瀅;大安、文山有接棒「口譯哥」趙怡翔的劉品妡、因反核被稱爲「送水哥」的陳聖文及原爲藍營改披綠袍的高揚凱;中山、大同有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女婿林子揚及立委王世堅助理賴俊翰。
張茂楠表示,議員提名會依照步調進行,提名策略以維持現有席次及實力原則爲考量,預計明年3至4月纔會做黨內初選,但需要協調部分會提早作業,相關活動會盡量給新人機會,至於市長人選交由黨中央佈局。
派系屬涌言會的阮昭雄說,他目前任職中央,初選佈局已不過問。不過,他認爲民進黨在臺北市是挑戰者身分,首都又是選戰焦點,「北市母雞人選要夠強」,應儘快佈局提升士氣,市長人選提名「宜早不宜遲」。
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代理主委戴錫欽先前受訪曾強調,要以力拚議會席次過半爲目標。
國民黨議員詹爲元說,藍營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把自己變強,若能穩定過半,臺北市長蔣萬安的政策能更貫徹,府會之間更穩定。若藍白間合作密切,議員也支持蔣市府,這也是可思考的方向。
民衆黨臺北市議會黨團總召張志豪指出,議員提名將以6選區各1席「全壘打」爲目標,佈局策略與黨主席黃國昌有共識,最快今年9月底或10月初完成提名,以利提前就位拚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