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廣慈社宅綠化凋零 議員批:變成丟垃圾的地方

北市議員張文潔指出,信義區廣慈社宅綠化植物凋的凋、謝的謝,整片都是土,甚至變成民衆丟垃圾的地方,久而久之滋生果蠅蚊蟲。(臺北市議員張文潔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廣慈社宅坐落北市信義區大仁裡,社區有商業店鋪、長照機構。(本報資料照片)

廣慈社宅坐落北市信義區大仁裡,社區有商業店鋪、長照機構。在地議員張文潔在工務委員會指出,廣慈社宅綠化植物凋的凋、謝的謝,整片都是土,甚至變成民衆丟垃圾的地方,久而久之滋生果蠅蚊蟲。北市都發局表示,社宅園藝維護管理作業已納入物管契約定期巡檢,後續規畫、設計將配合自然環境、植栽種類、專業管理與使用者回饋,優化社宅綠意環境。

張文潔說,廣慈社宅在落成時綠化做的很好,但是後來凋的凋、謝的謝,每辦一次會勘,才補植一次,很多植物都在曬不到太陽的陰暗處,哪邊適合綠化,哪邊就種植物,不適合的地方就要做改變,不是種下去1個月就枯萎,整片都是土,非常醜,還變成民衆丟垃圾的地方,久而久之滋生果蠅蚊蟲,這樣的綠化是短期的,廣慈裡面有很多住戶,如果門面沒有維持好,住戶住在裡面心情會如何,不要等到住戶來找我陳情,你們纔有動作,實在太被動。

都發局表示,包括屋頂綠化、陽臺植栽、露臺景觀與垂直綠牆等多元綠覆系統,市府藉由建築空間創造綠意層次,提升居住品質並符合綠建築標章規範。植栽設計考量「適地適種」,依據日照、風向與排水條件,儘量選用耐蔭、耐溼及低維護之植物種類。

都發局說明,廣慈園區部分區位因建築量體遮蔽、光照不足,造成植栽稀疏或枯死現象,之後會做綠化檢討與植栽汰換作業,調整爲更適合耐蔭、耐候環境樹種,並強化排水及養護系統,改善生長條件,後續規畫設計上將配合自然環境、植栽種類、專業管理與使用者回饋,優化社宅綠意環境。

都發局也說,針對社宅範圍內園藝維護管理作業,皆已納入物管契約進行定期巡檢,範圍包含社宅基地、垂直綠化及認養之人行道(含行道樹)等,巡檢時檢視景觀園藝水量補註情形及定期施肥作業,也會注意植栽存活情形,倘植栽樹木有病蟲害或枯死狀態,會及時治療、除蟲或補植作業。部分區域如有因日照不足影響植栽生長部分,已加強照護納入觀察,後續如仍無法生長,將再配合現場調整耐陰植栽,維持園區整體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