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綠能示範場被爆是違建 搬新家實測發電量「差很大」
北市環保局在信義區清潔隊4號停車場的建物屋頂裝設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圖/臺北市環保局提供
北市響應2050淨零排放,環保局在機關學校和社區商辦力推分散式發電,更自籌經費建置4處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但信義苗圃停車場的貨櫃屋被查是違建,搬到新址的發電量驟減,不到原址2成,審計報告要求檢討。環保局說,將依規設在有使用許可的建物上。
環保局現有5處太光設備,除了2007年斥資約363萬元在內湖資源回收場設置,2022年投入近420萬元在山水綠生態公園建置,2023年陸續啓用的信義苗圃停車場、大安花市3號公廁、大安區清潔隊瑞安分隊上的建國高架橋隔音牆,經費各14萬多元,盼透過綠色創能、儲能的示範場域,推廣分散式發電「自發自用」。
審計報告指出,環保局2023年4月在信義苗圃停車場的貨櫃屋上裝設,預估年發電量480度,同年12月底發電量累計404.7度。後因貨櫃屋被查報屬違建,2024年2月1日搬遷至信義區清潔隊4號停車場,2月至10月累計發電量僅64.6度,發電效能較預計大幅降低。
審計報告也提及各設置場址監測實際發電量,大安花市3號公廁的發電量是以面板貼膜、裝設位置及日照時間等設置條件推估,與其他3處透過電子設備顯示或匯出實際發電數據不同,未能確實掌握設備運作狀況及實際發電情形,要求改善。
環保局環境清潔管理科迴應,當初貨櫃屋是信義區清潔隊人員放置勤務用品、環保器材與資收物倉庫等使用,無違建問題,後續因有隊員在貨櫃休息,被北市建管處認定違反建築法第25條及第86條規定,已於限期內改善。
環清科說,4號停車場太光設備今年4月調整銜接至照明、監測系統、電腦、冷氣等,因用電量大,儲電量與發電量隨之提升。但5月統計發現數據異常,經廠商檢視是因電池故障,更換後,7月及8月數據即顯示正常,發電量總計分別爲110.5度、183.7度。
資源循環管理科表示,配合測試不同場域執行創能、儲能及節能等政策,在大安公園3號公廁試辦,並以面板貼模方式美化太陽能板。該公廁由環保局公廁隊負責維管,每日皆有人到場清潔維護,考量人力有效運用,即以原有人力在現場下載區間發電數據並進一步推估實際發電量,可減省購置連接電腦系統經費,且無增加人力成本。
北市環保局2023年在信義苗圃停車場的貨櫃屋上裝設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但貨櫃屋被查報屬違建。圖/臺北市環保局提供
北市環保局在大安花市3號公廁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圖/臺北市環保局提供
北市環保局在大安花市3號公廁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圖/北市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