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國中資優課程差異大 議員籲:放寬戶籍地限制
臺北市國中資優課程,限制選填學生戶籍地的國中,但是課程內容差異,議員憂若不感興趣,學生不見得想要上課。本報資料照
臺北市教育局針對國中資優生課程,於2016年推出區域衛星計劃。北市議員詹爲元發現,雖然都是資優課程,但各學校仍有差異,限制學生只能在戶籍地的學校上課,可能會與學生們興趣差異不同,呼籲放寬限制。教育局表示,將另案召開會議評估。
詹爲元說,區域衛星計劃是由各行政區選擇一間學校擔任總召,安排相關課程,學生只能在戶籍地的學校上課。不過,以英語資優授課內容來看,東湖國中爲氣候對人類生存影響、龍門國中是聯合國永續發展、永吉國中是人權多元議題,內容各自不同。
詹爲元說,根據現行規定,僅能依據戶籍地所屬行政區分發就讀,學生無法依個人興趣選擇參與學校,但是,檢視近三年錄取與實際報到上課的學生數,詹爲元說,民國111年共39件、112年有49 件、113年有62 件,雖然並非全部與興趣有關,但也會與跨校、課程不感興趣有關。
他認爲,可以適度鬆綁限制,讓學生自由選課。
教育局表示,爲提供學術性向資優學生良好安置服務,區域衛星資優方案由學校規畫設計,並經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實施資優課程,該方案安置學生數比率,已逐年提升,114學年度已高達92.32%。
教育局說,有關現行安置方式調整建議,由現行採依戶籍地行政區分發方式,調整改由學生依課程內容自由選擇,後續將由教育局與各區域衛星方案承辦學校另案召開會議綜合評估及研議可行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