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車電動化進度輸臺中 議員曝:充電站還被「借用」
北市力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北市推動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市議員許淑華指出,北市電動公車佔比還不到3成,進度落後,原規畫設置充電樁的東園調度站,現借用爲第一魚果改建的中繼市場,使用到2031年,無法歸還,恐造成政策跳票。對此,市場處表示,現正尋找其他可調度的市有地。
許淑華指出,臺北市現有3325輛公車,其中電動公車925輛,佔比27.8%,已經落後達到5成的臺中市,臺北市府預計每年汰換400輛公車,依照這個規畫,仍需6年才能全數汰換完成,到2031年才能達成全市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進度落後。
許淑華也批市府「大小眼」原本是3條繁忙公車路線彙集的東園調度站,借給市場處作爲第一魚果市場改建期間的中繼市場及冷藏辦公室,導致公運處遲遲無法取回土地,公車目前必須停華中橋堤外停車場,未來若要設充電樁,遇到河水暴漲,將面臨毀損風險。
北市產發局長陳俊安坦言,第一魚果市場改建案,工期要到2031年纔會完工;市場處長黃宏光指出,東園調度站緊鄰拍賣市場,現做拍賣辦公室、資訊機房及農產品調節冷藏庫使用,對北市批發市場營運,也很重要,若現在移出,未來會增加市場改建成本。至於臺北市還有沒有其他適合的地點?北市財政局長鬍曉嵐表示,會盡快盤點。
市場處指出,爲協助公車業者,將配合財政局盤點現有可調度的市有地,希望能兼顧市場改建與公車充電的需求,順利推動市府政策。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充電站難尋,這只是冰山一角,在都會區找地非常困難,以前柴油公車,停一輛需20坪,電動車要設充電樁,停一臺車需30坪,若地主租期太短,業者也不敢租。
他說,東園調度站是市府的地,若也無法設樁,業者會很困擾,其實業者很有心要和市府達成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但在臺北市,可用的地都已經用了。現在找調度場站,已往新北覓地,但想在板橋、中永和、三重、新莊找地,也很難了,且地點也不能太偏僻,避免增加駕駛員的工作時間,業者需要市府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