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公務員缺額破一成 議員點兩大主因籲發首都加給

近年公務員整體缺額率約10%至11%,特別是具有執照的技師人才,議員指出,財劃法修訂後北市拿到統籌分配稅變多,工程量勢必增加,公務員會更辛苦,呼籲應着重於制度面改善。報系資料照。

公務員流失潮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具有執照的技師人才。北市府統計,近年公務員整體缺額率約10%至11%,而工務單位缺額更高於平均值。議員指出,財劃法修訂後北市拿到統籌分配稅變多,工程量勢必增加,公務員會更辛苦,呼籲應着重於制度面改善。

工務局長黃一平表示,中央日前已覈定讓二級機關原本八職等的科長可以往上調至八至九職等,明年度有機會成爲九職等,與一級機關的科長等級相同,薪資也會增加。今年起也有實施留任獎金,已施作工程部分工程管理費納入獎金工程機關。其他包含福利待遇如彈性上班、組織調整、友善育兒等,都會持續精進,盼增加誘因。

工務局統計,截至今年9月,缺額約有450人,比例12.32%。黃一平也坦言,近年營造、施工業行情較好,具有技師身分者薪水也較高;再加上現在有許多建築相關的規定與制度,讓專業人才在外工作機會增加,加上退休、辭職、調離本府、考試錄取分發至他機關等因素,導致離職率偏高。

議員苗博雅指出,市府法定員額爲7萬6千多人,但目前整個市府缺額超過8300人,換算下來缺員率逾1成,已成爲常態化現象。除了民間搶人外,同樣職級、職位下,有些人認爲臺北市工作繁重,寧可到外縣市工作。缺人導致工作量增加、職務長期代理的惡性循環發生,是市府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苗博雅說,未來財劃法修訂後,若拿到更多經費,包含社宅、校舍改建等工程量會增加,工務單位人力持續減少根本就蓋不出來,在法定員額或薪資待遇上應積極爭取。議員李傅中武也指出,工程單位技術人才外流情況更嚴重,外部職場月薪動輒10萬元,年薪約15至16個月、將近200萬元。唯一解法就是提高「首都加給」,讓公務員更有榮譽感,也凸顯與其他縣市不同,呼籲應努力向市長爭取。

除工程單位外,議員張斯綱也發現,近年北市消費爭議申訴案件均佔全國總量約四分之一,但消保官人力編制僅6人,若有人離職、調職出現空窗期,壓力恐更大,人力與制度都應調整,才能保障消費者權益。

法務局表示,今年雖因消保官人員異動,人力一度低於法定編制,在扣除主管分擔件數後,平均每人召開約600場協商會議。除處理大量新收案外,還須兼顧宣導、稽查等作業,任務繁重且責任重大。爲確保服務不中斷,已彈性運用現有人力並僱用代理人員,持續檢討與簡化業務流程,確保民衆權益維護與行政效率不致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