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獨居長者「孤獨死」頻傳 12%逾8天才被發現

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洪健益指出,長者「孤獨死」的情況逐漸在增加,甚至連社宅內也有獨居長者「孤獨死」,呼籲社會局應建置老人專責單位和裡鄰關懷機制。圖爲示意圖。(範揚光攝)

臺北市邁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長者數突破58萬。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洪健益指出,長者「孤獨死」的情況逐漸在增加,甚至連社宅內也有獨居長者「孤獨死」,呼籲社會局應建置老人專責單位和裡鄰關懷機制。社會局表示,針對造冊獨居長者,社工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訪視與電訪制度,未來會強化與民政、衛政、警政、消防系統建立聯繫平臺。

洪健益指出,臺北市今年有200多名「孤獨死」,其中獨居長者佔了70人,甚至有5名長者是住在社會住宅內。且根據北市警局的資料顯示,有48%的孤獨死能夠在1天之內就被發現,但也有12%超過8天才被發現,最久的更是死亡26天后。

洪健益表示,目前臺北市有造冊在案的獨居長者共1萬44人,「如果訪視人力不夠,其實可以跟民間單位像是慈濟、佛光山合作。」洪健益說,雖然這些志工沒有社工資格,但敲個門、問候一下不需要社工資格,也都能有效減少「孤獨死」的機率。

社會局表示,目前針對⾼危機個案,由社⼯每⽉至少訪視2次;中危機個案由社⼯每⽉至少訪視1次;低危機個案由社⼯員視需要安排電訪或訪視,並由志⼯協助每⽉至少電話問安1次 ,另社⼯不定期依獨居⽼⼈需求提供電話問安、關懷訪視、⽣活協助、送餐服務、據點參與、陪同就醫、機構安置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