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都更突廢巷!住戶出門要繞路、恐改門牌 蔣萬安出手管了
▲北市秀明路一段19巷因都更遭廢巷,引發居民困擾,當地里長於文山區里長座談替里民反映。(圖/臺北市政府,下同)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臺北市文山區明興裡都市更新案因「廢巷」,讓附近住戶面臨以後出門得繞路,甚至可能得改門牌號碼的問題。當地里長鄢健民12日於文山區里長座談會中向市長蔣萬安陳情,指稱建商在執行都更項目時,將秀明路一段19巷廢巷,致該巷子前段消失,住戶繞行不便,並面臨門牌號碼異動的困擾。蔣萬安則承諾,研議法規建立機制。
鄢健民指出,開發單位安家國際購入原屬國防部的土地進行工程,並於更新區域內將部分巷弄劃爲建地處理,導致秀明路一段19巷中斷,8~18號以及3弄、5弄的住戶均受影響,不僅需繞道進出,且原門牌恐將無法使用。他透露,裡內居民已與開發公司溝通多次,並提出調整建議,但未被採納。
對此,蔣萬安迴應表示,該巷位於私有更新區域,依法辦理不須經公部門另行審議。不過,他強調市府已協助居民與業者協調,目前已同意「分時開放通行」,並承諾將研擬法規機制,未來凡都更案涉及通行與民生議題時,應讓居民有表達意見的管道。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詹育齊說明,依據《都市更新自治條例》,更新範圍內的巷弄可依開發需求進行調整,與《建築管理自治條例》下的廢巷程序不同,僅需審議會通過即可。目前已協調實施單位將原本上午與下午各3小時的開放時間,延長爲上午4小時、下午4.5小時,以提升居民進出便利,未來都更要廢巷,將要求在公展通知單中註明相關廢巷資訊。
不過,鄢健民也反映,有住戶因門牌更動,面臨個資要一一修正,且有人在國外公司任董監事,相關地址修改還要跑法院認證程序,造成不便。蔣萬安迴應,市府將針對此案追蹤列管2個月,盼能透過持續對話研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