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都更案量翻倍 7案申請代拆
北市代拆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的52年老舊公寓。圖/臺北市更新處提供
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近兩年都更案年均報核量134件,是過去8年年均57案的2.3倍,但常見「釘子戶」不願搬,有7案實施者申請市府代拆,市長蔣萬安說,很多都更案剩下幾戶卡住,但是要展現公權力,「對的事情,我們要堅持」。
蔣萬安昨前往大同區「市長與里長有約」座談時表示,上任兩年共射出「都更8箭」,平均每年都更的核報案件數大幅成長,是過去8年平均一年的2倍,「堅定都更立場,符合法規程序,市府就會代拆」。
中山區吉林段都更改建案是一棟52年的老舊公寓,33位原所有權人已於去年6月20日前都搬離家園,只剩1名所有權人不願搬,市府前天執行代拆。
北市更新處表示,該案實施者茂崴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推動都更改建案,規畫將蓋一棟建築物,提供78戶住宅單元、15戶商業單元,並留設257.35平方公尺的開放人行步道、認養民生東路一段公有人行步道。
更新處說,實施者2022年10月21日依法向市府申請代爲拆除或遷移;前年1月起陸續親訪不願搬遷戶、瞭解訴求、溝通協調。
北市府說,因不願搬遷戶的住家雜亂、堆積衆多物品及地下室長期積水等,使得前置清理時程較長,待物品移置完畢後,市府即開始拆除地上物,歷時7小時。執行代拆時,不願搬遷戶不斷試圖進入工地,但各單位同仁不斷安撫情緒,實施者持續與對方溝通協調,儘可能滿足拆遷安置的生活需求。
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的52年老舊公寓,環境雜亂、堆積衆多物品、地下室長期積水。圖/臺北市更新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