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本土語教師荒!客語老師沒年終 籲比照基隆「巡迴代理」
臺北市議員吳世正接獲客語支援教師陳情,沒有年終獎金及教師職務保障,他建議臺北市政府參考基隆市推動「本土語文巡迴代理教師」制度,讓代理教師有完整聘期,也享有薪資及各項福利。(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自111學年度起,將本土語文課程列爲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必修課程,但也引發本土語文教師荒。臺北市議員吳世正接獲客語支援教師陳情,沒有年終獎金及教師職務保障,他建議臺北市政府參考基隆市推動「本土語文巡迴代理教師」制度,讓代理教師有完整聘期,也享有薪資及各項福利。北市教育局迴應,將另行研議甄選制度提升學習成效。
吳世正指出,以北市112學年度爲例,國中、小閩南語文現職教師含代理教師共264人,支援教師240人;國中、小客語文現職教師含代理教師19人,支援教師246人,除了可看出本土語文教師短缺問題,也顯示支援教師確實在推動本土語文教學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吳世正接獲現職客語支援教師陳情,擔任北市本土語文支援人員多年,目前爲3所學校客語支援教師,每週授課節數23節,屬於穩定的師資來源,待遇則依照「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規定,以實際授課節數計算鐘點費,此外沒有年終獎金、沒有教師職務保障,寒暑假期間「義務」指導參加語文競賽的學生也沒有薪資。
吳世正表示,基隆市早在109學年度就有本土語文巡迴代理教師甄選,盤點學校需求後開出缺額公開甄選,依區域畫分爲5校1羣組,再從其中分出主、從聘學校,錄取老師向主聘學校報到列入該校員額,巡迴5校教學、1年1聘,不僅有完整聘期也享有代理教師薪資及各項福利。
他建議,教育局應比照基隆建立「本土語文巡迴代理教師」制度,讓合格本土語文支援教師成爲代理教師,享有合理薪資、勞健保及完整教學規畫,以穩定本土語文教師來源,同時加強落實本土語文保存,此外爲避免學校有人力編制困擾,教育局也可將本土語文教師納入專案性質,不佔一般教師員額。
教育局迴應,依據中央規定,各校請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於課程外時間教學,應依規定核給相關費用,教育局將督導學校依法落實,目前北市教學支援老師由主聘學校統一辦勞健保保險,相關制度運作順利,對於參考基隆本土語巡迴代理教師甄選制度建議將另行研議,也將持續儲備師資,提升本土語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