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商圈冷清 盼藉西門町引流人潮

西門町觀光客愈來愈多,相隔中華路這一頭的博愛路相機街,重慶南路書店街、沅陵、城中商圈等,卻是人潮稀稀落落。記者林麗玉/攝影

北市西門町是受觀光客、年輕族羣青睞的據點,但與中華路「一路之隔」的影音、相機街、重南書店商圈等,夜晚8時後就幾乎沒人逛。店家嘆,每年持續辦活動,但西門町觀光人潮難外溢,希望政府幫忙「引流」人潮及商機。

北市商業處表示,今年市府規畫至少90場商圈產業活動,透過「點、線、面」串聯商圈資源,形塑商圈品牌特色。

西門町吸引不少日、韓、香港等地觀光客造訪,許多店家常大排長龍,相隔中華路這一頭的博愛路,重慶南路、沅陵城中等商圈,卻是人煙稀落,議員徐立信舉相機街爲例,原本全盛時期店家有5、60家,現僅剩10多家,先前還有老店倒閉,顯得蕭條。

在重慶南路經營天龍書店49年的重南書街理事長沈榮裕說,重南書街全盛時期有百餘家店鋪,現僅剩10多家,許多老書店在轉型、苦撐,政府應協助宣傳。許多香港觀光客到臺灣,不是逛夜市就是愛買書,呼籲相關單位應拯救書街,保留這個臺灣百年書街招牌。

新中華影音電器街商圈執行長藍於婷說,政府有想協助商圈,不是辦了活動人潮就會來,不同於西門町屬於客單價低的消費型商圈,中華路另一側的影音商圈需要走內容、深度行銷,建議政府協助店家橫向整合,透過文化包裝,讓地方更活絡。

相機街前秘書長黃昱銘說,全世界只有臺北有相機街,以往整條街都是相機店,現在卻零零落落,隨着時代變遷,要振興愈來愈難,他主張,相機街敗部復活的可能性就是轉型做攝影服務,透過跨局處行銷,強化對觀光客的吸引力。

對於商圈殷殷期盼政府協助振興,商業處表示,去年已結合重慶南路書店商圈、沅陵街、中華路影音商圈、北門相機等在地組織,規畫以「文化巡禮」及「產業遊程」,作爲城中商圈廊帶整體發展主軸,串聯廊帶內觀光地標,爲商圈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