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中美料11月前再會晤
圖/美聯社
中美本月12日確定將關稅寬限期再延90天至11月10日,以便雙方持續溝通。美國財長貝森特當地時間19日透露,中美談判進展良好,預計11月前雙方再次會談。中國現在是美國最大的關稅收入來源,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現狀非常滿意。他還說,「沒壞就不用修」。
貝森特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作出上述表示。該言論被外界視爲一種訊號,顯示在11月10日中美第二次關稅寬限期結束前,美中兩國將保持冷靜剋制。另有外媒分析,這顯示中美關係趨於和緩,有望爲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習近平會面創造機會。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希望美方能與中方一道,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爭取積極成果。
中美於5月日內瓦會談上決定暫停互徵高關稅,美對中關稅從145%降至30%,中對美從125%降至10%,期限至美東時間8月12日凌晨零時。之後雙方又經歷倫敦、斯德哥爾摩會談,達成中國放鬆稀土出口、美國開放部分高科技產品出口等共識,並聚焦雙邊貿易平衡等議題。
在8月12日關稅寬限期結束前夕,川普「壓線」簽署行政命令,並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確定將關稅暫停期限再延至11月10日。川普當時還說,協議中其他所有項目維持不變。
至於外界關注「習川會」何時舉行,稍早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表示,預計習近平與川普都將出席今年10月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協峰會。兩人另一個可能會面的時間點是在10月底、11月初於韓國舉行的APEC會議前後。專家認爲,延長關稅寬限期,是讓「習川會」可能性增加。
不過,美國禁止中國產品進口又有新動作。美國國土安全部當地時間19日宣佈新增銅、鋰、鋼鐵、燒鹼與紅棗五項產品至「維吾爾強迫勞動防治法」高優先執法清單,至此列入清單的高風險產品數擴至12項。